據部分棉花進口企業的報價,近兩日港口清關美棉、巴西棉、西非棉等報價隨鄭棉反彈而連續上調(CF2009+基差),6月2日青島美棉31-3 36(強力28GPT)報價上破12850元/噸;巴西棉M 36(強力28GPT)報價也上行至12450-12500元/噸區間;而受ICE棉花期貨主力合約打開60美分/磅強阻力位的影響,6/7月船期ME 41-5 36/37的報價上調至65.80-66美分/磅(1%關稅下的進口凈重成本11550-11600元/噸);6/8月份巴西棉M 1-1/8(強力28/29)報價67-67.30美分/磅(1%關稅下進口凈重成本11800-11850元/噸)。
從青島、張家港、寧波等地貿易商反饋來看,5月中旬以來港口保稅、清關美棉詢價、成交、出庫階段性回暖,逐漸與巴西棉、印度棉、西非棉等拉開距離(整體中國主港棉花保稅+非保稅庫存波動并不大,出貨稍大于入庫)。
為什么美棉成交反彈了呢?業內分析原因如下:
一是中低品質、低升水的港口美棉現貨較3/4月受買家關注。隨著國內紡織、服裝企業復工復產,訂單以秋冬季為主,對40S及以下支數棉紗的需求不斷回升,一方面港口ME 41-3/41-4/41-5/42-5/43-5等低等級低品質棉花報價比較低,而且買賣雙方協商的空間很大;另一方面港口保稅+非保稅美棉庫存充足,紡企、中間商可選擇、可比較的空間大;
二是由于擔憂中美關系緊張,部分紡企、貿易商有“搶關采購”的操作。目前中美關系面臨很大不確定性;傳言稱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通知,決定自6月4日開始對于第五批排除加征有效期延長產品清單(340億關稅排除清單內產品)內超過八成的產品恢復加征25%關稅,雖尚未得到證實,但市場已感受到陣陣涼意,業內判斷中方反制措施將包括對進口美棉重新加征關稅;
三是部分歐美、日韓編紡織品、服裝訂單合同要求采用美棉或澳棉做原料。隨著歐美等國紛紛重啟經濟,4月下旬以后陸續有少部分出口訂單到來(3/4月份暫緩的訂單也繼續執行),因此沿海地區紡報服企業復產率逐漸提升,部分來單對澳棉、美棉等原料占比有要求;
四是近期人民幣貶值比較大且壓力不減,買家存在提前下實單的現象。5月27日晚,離岸人民幣匯率下跌約500個基點創下去年9月以來最低值7.196。5月份,人民幣匯率走勢就以貶值為主。以離岸為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經從5月3日的7.087貶值至27日最高的7.176,貶值幅度為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