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壓兩頭擴中間”,就是努力控減棉花原料的在途在庫的數量與時長,積極擴大訂單的采購市場空間,力爭提升開機率,是當下中小紡企一致的經營理念。
最新的企業調查表明,在新冠疫情尚處全球阻控的大背景下,企業對國際形勢及行業變化高度關切,尤其是外貿型企業,對境外經貿發展動態、對接貿易更加關心。由于經濟形勢下行,多數下游企業不做庫存,僅試圖在國內中低檔紡織品內銷企業間博弈,根據訂單情況購銷。
目前,中小紡企原材料、產成品庫存因持訂單狀況有所不一。去年同期,江蘇多地紡企原料庫存在兩個月左右,如今大多壓縮至一個月以內,大豐城區某萬錠紗廠的棉花庫存目前僅有7-8噸,部分紡企空出來的倉庫開始對外出租。這一現象也佐證了近期棉花經營批次小、數量少及購銷速度緩慢的事實。
據了解,2萬錠紡企滿負荷開機狀況下月耗棉約150噸,今年以來,幾乎沒有達到此采購量的企業。3-4月間完成復工復產后的訂單后,因沒有續接訂單的企業仍多以減產或關門度日,維持開工企業月進原料約百噸。
“配載方便的貨車一喊就到,有錢到哪家棉業公司都拿到貨”某紡企老總這樣告訴筆者。至于當下棉價稍升,一些紡企表示,并不為此前棉價處于低谷時未及時采購后悔,因為疫情之下的原料購進,不僅需要資金也需要膽量。多年間數次無規律的市場動蕩起伏,早已磨滅了許多當年搏浪棉海的勇士們的欲望,按部就班、順價銷售已成為企業的主要銷售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