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0日,張家港棉花商會在張家港市工商聯企業家俱樂部舉辦第四次會長會議,會議圍繞疫情下的棉花紡織形勢以及未來行情發展展開探討。
張家港棉花商會理事、新湖期貨董事長馬文勝指出,93年從事期貨行業以來,遇到的最大沖擊,中國遇到4波沖擊,股市,海外疫情,沙特俄羅斯原油。短期看有所抑制,長期看是偏低的,用期權等工具規避一些風險。越是在這個時候越是體現出期貨衍生品對企業的重要,是企業的護城河。
張家港棉花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瑞嘉國際總經理朱根生介紹了印度情況,印度疫情還要等等,還在擴散,居住太聚集了,發現的時候已經擴散了。紗廠基本上都停了,復工很困難,工人基本都回家了,再回到工廠很困難。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勞動力的問題,紡織廠難提升到一定的負荷,預計到7月底才能達到正常的負荷水平。
張家港棉花商會副會長、新疆西域華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單華介紹了喀什情況,今年新疆北疆的天氣好于南疆,喀什近期大風大雨,還有冰雹,前期老百姓種的棉花可能30%有影響,對苗期的影響很大,喀什這一片的苗情不太理想,北疆很好。今年接觸到的老百姓雖然今年還在種,但是信心是越來越小的,明年可能選擇小麥和玉米。
張家港棉花商會副會長、張家港保稅區海棠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曉祥認為,棉花反彈到這個位置,看后面走勢,看后期消費,消費是次要矛盾,原油上來了整體價格上來了。但是不會一下子漲上去,后續上漲還是不那么容易,但是后面還是要往上漲的。
張家港棉花商會副會長、河南同舟棉業集團總裁黃紅雨認為,今年最大的矛盾就是疫情,從疫情來看,應該是緩和趨勢。各國的大量貨幣財政政策將來也會發生作用。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產銷率和盈利水平。基本面上還是供應寬裕,決定價格高度的任然是消費,疫情全球干凈了才會干凈,可能會拉長全球消費的長度。低價區資金會關注,周期有多長要回歸消費。會議還現場連線了印度棉花協會相關會員,對大家關心的印度疫情和棉花市場情況作了詳細了解。
金港海關二級主辦丁曉峰作了2020年1-4月張家港口岸進口棉花質量通報。他指出,進口棉減少主要原因一是中美貿易戰對我國紡織行業影響深遠,進口棉花到貨量明顯減少;二是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產業鏈中部分破裂的影響還會因蝴蝶效應繼續發酵,從而對進口棉花貿易在物流倉儲、生產加工等環節產生影響。2020年1-4月張家港地區進口棉花總體質量情況總體有所好轉。主要是進口占比近十成的巴西、美國和印度棉花質量情況較往年均有所改善,質量情況有所提升。
張家港棉花商會會長會議自去年開始舉辦,其影響力日益提升,目前已經成為全國棉花行業的一個標桿,會議形成的觀點,成為越來越多機構和棉花企業經營決策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