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膠短纖自進入3月份以來,價格緩慢下跌,直至到月末,在返利以及后續新單存在優惠預期刺激下,紗企對粘膠短纖適度備貨,粘膠短纖主流企業也在短約訂單的支撐下也算安然度過了4月份的大部分時光。
然而伴隨著的訂單的逐步消化,自4月中旬起,粘膠短纖行業成品庫存再度出現明顯增長,同時人棉紗經歷了前期頻繁下跌,當前多數品種已觸及生產成本而五一放假意向逐步增加,而且范圍及勢頭遠超清明小假。當前粘膠短纖再度面臨著需求萎縮的局面,讓價似乎已成不爭事實,但讓價的力度當前市場較為關注以及討論的矛盾問題,大概分為以下兩點。
看法一:一方面粘膠短纖若是窄幅讓價對于當下的行情而言如鈍刀割肉,刺激成交有限。另一方面認為市場流量存在,依舊是價格的問題,因為當下貿易商已對渦流、賽絡部分人棉品種開始低價詢盤,一旦工廠讓價或存在吸盤可能,但因貿易商對于人棉紗壓價力度較大,人棉紗也需要將一定壓力向粘膠短纖傳導,因此此類業者對于高端粘膠短纖價格預期放于9000元/噸承兌甚至以下,一旦價格符合市場預期,或能造成現階段的粘膠短纖以及人棉紗行業成品庫存的轉移從而帶動行業價格反彈。
看法二:紡紗銷售不暢是事實,不是原料讓價多與少就能刺激紡紗需求。并且目前粘膠短纖價格已貼近主流大廠最低成本線,一旦大廠價格超跌,大廠高量的生產以及庫存均會造成較大程度的虧損,因此粘膠短纖大廠不會大跌,此類業者對于粘膠短纖高端貨源的價格預期為9200-9300元/噸承兌。
綜合以上兩點,大概得出2個階段,一是粘膠短纖價格下滑預期肯定存在;二是業者均了解目前粘膠短纖以及人棉紗行業整體盈利情況不佳。不過粘膠短纖真若出現業者第一種看法的結果,其歷史新低疊加跌破成本線兩個因素刺激下,不排除會吸引場內甚至場外部分資金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