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氣溫回升,春暖花開,聚酯瓶片走過了公共衛生事件的“霧霾”---2020年的第一個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首先市場價格出現大幅回落。市場供應格局也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瓶片現金流在聚酯產品中“一枝獨秀”,廠家庫存順利實現基本去庫。
市場價格:
2020年一季度,華東市場最高價格在6600元/噸,出現在1月7日;與去年同期相比,價格跌了1325元/噸,跌幅16.72%。最低價格出現在3月30日5100元/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價格跌了3450元/噸,跌幅40.35%。1月份華東市場均價在6580元/噸附近,而3月份均價下滑至5610元/噸。春節期間,國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大幅度抑制終端需求的增加。2月3日開盤MEG與PTA跌停,現貨收盤分別較節前跌865元/噸與370元/噸。聚酯瓶片市場價格較節前跌200元/噸。3月6日,OPEC與俄羅斯減產談判失敗,3月9日開盤后油價暴跌近乎腰斬。原料端PTA與MEG再度跌停,瓶片市場重心較上一交易日跌300元/噸。聚酯成本端雙雙觸及歷史新低,拖累瓶片價格跌破近十五年來低位。
現金流:
由上圖明顯可見,近五年來,除2018年以外,聚酯瓶片利潤水平基本維持在260元/噸左右。2020年一季度,聚酯瓶片利潤低端在-143.98元/噸,出現在1月13日;利潤值高端在765.55元/噸,出現在3月30日。一季度利潤均值287.15元/噸,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0.39元/噸,增幅26.63%。究其根本,在公共衛生事件與沙俄原油價格戰影響下,成本端跌至歷史低點,致使瓶片利潤相對充沛。
供應面:
2020年一季度,重慶萬凱60萬噸裝置順利投產,聚酯瓶片產能升至1114萬噸/年。一季度行業開工均值在66.59%,較去年同期下滑10.56個百分點。春節期間,聚酯瓶片市場交投基本停滯。節后,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國內物流行業整體受限,部分高速封閉,運輸受到很大程度影響。瓶片廠家庫存持續累庫,陸續減產降負。廠家庫存高位在30天左右,局部達40天以上。隨著公共衛事件的發展趨于平穩,加上相關政策鼓勵復工復產,物流緩慢復蘇下,廠家庫存發貨速度相對加快,發貨數量不斷提升,廠家庫存得到很大緩解。截止3月末,聚酯瓶片廠家庫存多數在20天附近,局部略高略低。
后市展望:
原料方面:PTA高加工費支撐,近期多套裝置重啟,4月份供應面進一步擴大。而下游受海外公共衛生問題影響,全球經濟和消費持續惡化,歐美出口訂單多有延遲,并有取消訂單情況出現。坯布出貨難度加大,織造工廠減產或停產意向增強。PTA供需矛盾剪刀差或繼續擴大,預計4月PTA累庫幅度將超3月份。供應面,澄高60萬噸裝置本周末投料,大連逸盛35萬噸本月上旬計劃投產。瓶片行業開工均有提升計劃,目前來看,后期供應或大于市場需求。下游需求,終端軟飲企業二季度貨源基本已提前鎖定,一季度隨著瓶片價格的震蕩下滑,中小終端企業逢低補貨,原料庫存高位,新增需求或有限。隨著突發事件的穩定,國內終端需求群體或在4月下旬出現明顯好轉。外貿方面,因海外公共衛生事件影響,1-2月份出口數量同比減少35.54%,3月與4月訂單多有延后,因此出口訂單將大幅減少。目前原油方面,不確定因素在于沙特與俄羅斯是否減產,如減產,減產數量是否能抵消需求減少的幅度?從基本面來看,聚酯瓶片4月份大概率維持疲態運行,仍需進一步關注原油產油國動態與海外公共衛生事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