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在國內爆發,紡織工業當中棉紡、織造、染整、服裝等一系列中下端鏈條停擺現象尤為明顯,直至到2月10日后,行業開機才逐步提升,可紡織企業剛投入生產趕單現象沒多久,3月份海外又進陷入了更深更嚴重的境地,國內紡織人士便開始逐步收到延緩訂單甚至退單通知,截止到3月31日,國外現有確診達到63.6萬人以上,國內紡織人士從一開始的掙扎外單到目前的主動放棄,紡織一系列產品轉戰內銷情況下,拼價競價亦帶動了一系列的產品價格下滑。
中國是全球紡織品服裝第一生產和出口大國,并且紡織品服裝行業是中國對外貿易的傳統出口商品,對國際市場依賴度較高。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出口的紡織品服裝金額自2006年逐步增長之后開始趨于穩定,直至到2017年之后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占總出口額比重雖逐步下滑,但占比仍在10%以上。
圖1 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占貿易出口額的比重
不僅如此,中國還是全球紡織工業鏈條最為完善完整的國家,如纖維產量來看,滌綸、錦綸、腈綸、氨綸、粘膠都是占據全球第一的地位,其中中國滌綸纖維產能占全球滌綸總產能的71.5%,粘膠(含萊賽爾)占全球粘膠總產能72%,錦綸占全球錦綸總產能的79%。
圖2 中國化學纖維產量占全球占比
伴隨著東南亞國家紡織行業的發展,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結構也出現了一定變化,其中紡織品出口額逐步增長,但服裝出口額自2014年之后開始逐步下滑。就其與中國貿易總出口額當中的比重來看,其中紡織品出口額占中國貿易總出口額的比重已從2010年的4.88%調整至目前的4.81%,而服裝出口額比重從2011年的8.21%下調至目前的6.06%。但服裝出口額依舊占據主要比例。
圖3 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結構變化
服裝出口額下滑,紡織品出口額上升在一定程度上跟我國紡織工業產品出口對象差異存在一定關系,其中紡織品出口至越南、孟加拉國、印尼、土耳其類新興國家為主,而服裝出口至歐盟、美國發達類國家居多。但同樣新興經濟體國家自中國進口紡織原料制成成衣之后,亦有一大部分是出口至發達國家,因此新興經濟體在一定程度上沖擊到我國服裝對外出口,但同時以刺激到對于我國紡織中間品需求,而轉過來看,這類發達國家的需求變化同樣不僅直接影響我國服裝出口,亦間接影響到新興國家對于我國紡織品需求。
并且據相關數據顯示,歐盟、美國、日本是世界前三大服裝進口國,合計進口了全球61.5%的服裝,然而,隨著北美及歐洲疫情發展,中國的紡織品服裝行業受到的沖擊同樣較大,其中三大合成纖維價格也是連續下滑。
滌綸
當前滌綸長絲在內的多類滌綸纖維價格創下5年甚至10年來的新低。根據隆眾資訊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3月份滌綸長絲POY150D/48F市場均價分別為7157.26元/噸、7107.14元/噸、5978.23元/噸,同比下滑13.90%、16.35%、32.44%。截至3月31日,滌綸長絲POY150D/48F交易重心為4700元/噸,比2月末大幅下跌2000元/噸,比年內價格高點下跌2500元/噸。
圖4 2019-2020年滌綸長絲月度產量變化
不僅如此,滌綸長絲生產和銷售增速雙雙放緩。根據隆眾資訊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3月滌綸長絲產量為215.5萬噸,環比增加35.3%,同比下降8.7%。2020年1-3月滌綸長絲產量累計為577.1萬噸,同比下降8.2%。2020年3月滌綸長絲市場平均產銷率為67.7%,環比增加54.6個百分點,同比下降29.7個百分點。2020年1-3月滌綸長絲市場平均產銷率為42.2%,同比下降35.4個百分點。
錦綸
目前錦綸紡絲主流型號價格較春節前下跌14%-17%,其中3月份跌幅較大,截至3月31日華東市場錦綸長絲半消光POY85D/24F商談11400-12300元/噸,較月初下跌2050元/噸,跌幅14.69%;DTY70D/24F商談14400-15300元/噸,較月初下跌2050元/噸,跌幅12.16%;FDY70D/24F商談12800-13200元/噸,較月初下跌2100元/噸,較月初下跌13.9%;錦綸短纖1.5D*38mm商談12000-13500元/噸,較月初下跌1350元/噸。
表3 華東錦綸纖維主流型號價格波動表
單位:元/噸
產品 | 1月24日 | 2月14日 | 3月2日 | 3月16日 | 3月31日 |
POY85/24 | 14350 | 14350 | 13950 | 13100 | 11900 |
DTY70/24 | 17150 | 17150 | 16850 | 16100 | 14800 |
FDY70/24 | 15300 | 15300 | 15100 | 14200 | 13000 |
短纖1.5D | 14100 | 14100 | 13700 | 13500 | 12750 |
錦綸行業開機也是隨著國內外公共衛生事件出現了一個先增后降的局面,截至到3月12日,開工率達74%附近,較月初提升18個百分點,隨后因下游訂單受阻,紡絲工廠平均庫存增值40-60天,為緩解庫存壓力下,3月末錦綸陸續存在減產降負現象,截至目前,錦綸民用絲整體開工68%。
圖5 錦綸行業開機率變化
腈綸
目前腈綸已處于庫存高企且資金鏈偏緊的局面,另外原料丙烯腈價格也持續下降至8000元/噸以下,成本面弱勢疊加需求低迷,3月份腈綸廠家限產同時也大幅降價,截止月底腈綸短纖價格降至12800-13000元/噸,較1月底下跌1200元/噸。
表4 腈綸產業鏈價格表
單位:元/噸
地區 | 2020/1/31 | 2020/3/31 | 漲跌 | 增長比 | 備注 |
丙烯腈華東港口 | 10600 | 7800 | -2800 | -26.42% | 現款自提 |
丙烯腈山東市場 | 10700 | 7800 | -2900 | -27.10% | 現款周邊送到 |
腈綸短纖 | 14000 | 13000 | -1000 | -7.14% | 現款自提 |
腈綸絲束 | 14000 | 13000 | -1000 | -7.14% | 現款自提 |
腈綸毛條 | 15300 | 14300 | -1000 | -6.54% | 現款自提 |
從行業開工來看,2月份國內腈綸開機率同比1月下降12個百分點至48%,3月份盡管有所回升,但仍不足60%。并且由于2季度訂單量存在大幅縮水預期,腈綸企業在高庫存及資金壓力下均準備4月份停車或者減產,其中擁有全球最大產能的吉林化纖,旗下奇峰及藁城裝置4月份均停車,吉盟也降至4成負荷運行,其整體開機率不足20%。另外中石化旗下腈綸裝置也在4月份有進一步減產計劃,其中國內第二大腈綸裝置上海石化計劃降至4成負荷運行,預估4月份國內腈綸企業開機率降至35%左右,同比往年來說為歷史最低。
圖6 腈綸行業開機負荷變化
價格方面隨著原料丙烯腈價格4月份有望觸底7000元/噸點位,預計腈綸價格也將一路下行,后期且將很快刷新2015年底的歷史最低水平12400元/噸。
紡織品服裝行業形勢雖較為嚴峻,但就大形勢來看,中國進出口總值雖逐年遞增,但自2007年之后,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已開始逐步下滑,直至到2019年,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已從2006年的63.17%降至目前31.81%。其次就中美雙方貿易關系來看,2005年-2019年期間,美國自中國進口額及占比仍呈逐年增長態勢,并且從2007年開始,中國已成為美國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并延續至今。但中國出口至美國額的金額占中國總出口額的比重卻逐年下滑,截止到2018年,中國出口至美國商品總額占中總出口額的比重已從2006年的29.70%降至21.69%。因此紡織品服裝行業在保持出口大國地位下,同時也在逐步對降低國際市場依賴度。(來源:隆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