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中美貿易、經濟大環境遇冷等各方面的原因,2019年的紡織外貿行情較前兩年有了很大的下滑,尤其是美單,較去年數量降低一半已經是大部分企業的“家常便飯”。今年已經接近尾聲,行情好壞基本已是定局,剩下的更多的是一些收尾工作。因此,紡織人更關注的是明年的外貿行情。而近期傳出的利好消息,或許能夠讓我們隱約窺見明年行情的一些苗頭。
美國市場有望疏通:涉及15個紡織服裝產品稅號又被排除!
中國商務部近日表示,中國和美國過去兩周已同意分階段取消加征關稅。美國當地時間11月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布第4批2000億美元加征關稅商品清單項下的產品排除公告,本次排除共涉及36項產品,其中包括紡織服裝產品3個稅號。
截至目前美方已發布4批2000億產品排除清單,其中第1批涉及2個紡織服裝產品稅號,第2批涉及3個紡織服裝產品稅號,第3批涉及7個紡織服裝產品稅號,共計15個紡織服裝產品稅號。被排除的產品在出口美國時將不再被加征301關稅。排除有效期可追溯至2000億清單生效之日——2018年9月24日。本次公告中列明的被排除產品的有效期為2018年9月24日至2020年8月7日。
具體排除的紡織服裝產品HS碼如下:
在過去的調研中,紡織老板幾乎一致認為,中美貿易戰導致的關稅增加是今年紡織外貿市場“遇冷”的最主要原因。
對紡織老板來說,美國加征的關稅“牽一發而動全身”,一些織造企業本身不做出口,但是下游的面料、服裝、箱包企業采購了他們的產品進行加工以后進行出口。但如今25%乃至30%的關稅無論是產品的生產、加工還是流通環節都是無法承受的,而占了利潤大頭的終端零售的利潤中國的織造企業是無法享受到的。
就小編了解到的情況,在美國突發加稅以后,不少外貿公司在訂單成交在即的時候都因為“莫須有”的理由被美方退單,給中國的企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也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市場的信心。
如今中美兩國開始逐步取消加征的關稅,很多現在做不了的部分訂單或都將落實,美單如現在這樣被“腰斬”的情況將會有很大程度的緩解。
東南亞市場傳來好消息:RCEP明年簽署,中國紡織出口或扭轉頹勢
11月4日晚,東盟10國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16國領導人在會后發表聯合聲明稱,除印度外,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15個成員國已結束全部文本談判及實質上所有市場準入談判,準備明年簽署協議。
眾所周知,東南亞是目前紡織行業發展最迅速的新興市場,在近幾年來無論是紡織品的進口還是出口都在飛速增長,而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同樣也是中國重要的紡織品出口國。
如今的東南亞紡織擁有充足的勞動力優勢,但基礎建設及技術水平薄弱,一旦協議簽署,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紡織行業優勢互補性表現將更加明顯,中國的紡織原料、坯布、面料能夠以更低的成本運到越南、馬來西亞等地加工,利用當地的勞動力優勢制成成衣出口。
而對于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發達國家市場,在RECP建立以后,紡織品出口關稅進一步降低,中國的紡織品則會比現在擁有更強的競爭力。
在走訪過程中,布老板普遍對今年的行情表達了一種不滿意的情緒,但也覺得這樣的行情一直延續下去的概率不高。確實,今年紡織外貿出口的“寒冬”是因為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更多的是一種偶發現象,隨著中國國內紡織產業加速轉型升級與外貿新興市場的開拓,明年的紡織外貿或許能獲得更多的機會,一轉今年的頹勢。
受種種因素影響,今年紡織外貿行情“遇冷”。不過目前已經有不少跡象表明,明年的外貿形勢較今年或許會有一定程度的好轉。但即使如此,國際形勢瞬息萬變,今日又傳出特朗普若不能達成協議,美將再加關稅的威脅,中美貿易現階段情況又變得撲朔迷離,明年的行情好壞依然存在非常大的不確定性,但總而言之,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未來紡織企業既不能喪失信心,同時也需要提前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