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不佳
6月中旬始,PTA在原油價格上漲和自身裝置檢修的提振下,迎來一波反彈行情。然而之后運行重心逐漸下移,昨午后更是跳水跌停,創1個月新低。對于后市走勢,分析如下:
PX新裝置計劃開車
恒力PX裝置投產時,PX價格一度大幅下跌,PX-石腦油價差被快速壓縮,直至虧損。但之后由于大量裝置檢修,PX價格獲得支撐,利潤修復,其與石腦油價差一度超過400美元/噸。如今二者價差347美元/噸附近。有消息稱,中化弘潤產能80萬噸/年裝置計劃本月試車,海南逸盛產能100萬噸/年裝置計劃9月試車。理論上隨著新裝置投產,PX-石腦油價差可能再次跌至280美元/噸,至于時間跨度取決于產能釋放進度。
PTA廠家基本滿負荷生產
截至7月19日PTA加工費1770元/噸,社會庫存約130萬噸。加工費豐厚,得益于6月底至今PTA廠家降負荷和檢修。據統計,蓬威石化、上海石化檢修,逸盛大化因故障降負荷、四川能投降負荷和福海創檢修均為加工費走高作出貢獻。
當前除福海創450萬噸/年產能體量較大外,其他裝置基本處滿負荷狀態。7月底福海創裝置計劃重啟;9月新鳳鳴產能100萬噸/年新裝置計劃開車。此外與去年同期60萬噸庫存相比,目前庫存偏高。裝置開車和庫存偏高均是利空,隨著時間推移加工費勢必走低。
終端需求不佳
受原油提振,6月聚酯產銷出現多波高峰,有幾次產銷甚至超過200%。受此影響,聚酯工廠庫存明顯下降。
然而由于成品庫存無法化解,近期織造企業采購放緩,聚酯庫存再次抬頭,利潤和開工負荷同步下滑。數據顯示,截至7月19日聚酯開工負荷從高點93%下滑至91%,聚酯整體庫存增至12-21天,POY、FDY、DTY利潤收縮至125元/噸、-224元/噸、-174元/噸。聚酯產銷未能持續好轉原因是織造企業成品坯布庫存累積,原料采購無法持續。
自2017年“限噴”后,掀起織機從江浙沿海地帶轉移到中西部內陸地帶的熱潮。近兩年向蘇北、安徽、湖北、江西等地轉移的新興噴水織機產能超過20萬臺,遠遠超過長三角地區傳統紡織集群淘汰的噴水織機數量。蘇北、中西部地區紡織企業庫存普遍在2個月,盛澤地區普遍41-42天。
價格方面,去年380T尼絲紡坯布可以賣到4-5元,今年只賣3元多;去年春亞紡坯布1臺織機1天利潤80-100元,今年降為50-60元,利潤下降幅度超過37%。
受庫存累積和利潤下降的影響,6月中旬開始不少織造小廠陸續停產。日前江浙織機開工負荷72%。其中蘇北地區開工負荷僅有6成。
終端消費也不佳。前6個月紡織服裝出口1242億美元,同比下降2.3%,增速基本與前5個月2.2%降幅持平。
整體上,終端消費不佳,織機產能過剩,抑制坯布價格及利潤向下傳導,進而抑制聚酯價格及庫存向終端傳遞。最終令PTA價格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