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來看,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棉花消費國,國儲庫存降至安全線水平,期末庫存逐年下降,儲備棉輪入預期尚存,長期產業結構向好。同時,美國是全球棉花主產國及主要出口國,我國是全球主要的棉花進口國,進口預期增加,內外棉價聯動緊密。隨著我國棉花去庫的加速,全球棉花庫消比逐年下降。
中短期,國內外棉市由宏觀事件主導,特別是中美貿易戰的走向。當前棉紡產業鏈負反饋,軋花廠現貨虧損,而下游開工率下滑,部分中小企業選擇減產甚至停機。若后期中美貿易戰緩和,棉市信心恢復,在原材料偏低的情況下,后期訂單回升將引發一波補庫行為。隨之,國內棉市政策,諸如輪入新疆棉還是進口棉,輪入的價格和數量都不確定,當前國儲棉輪出持續性也存疑。
目前恐慌情緒有所釋放,盤面出現一些止跌信號。首先,1%關稅下,9-7進口利潤平水附近,進口通道關閉。由于下年度儲備棉輪出或缺失,需要進口,遠期合約進口仍有利潤也合理。其次,倉單開始大量流出,按當前流出速度線性推算,到9月份量不大。且倉單顏色級下調,“爛倉單”問題不再。最后,當前正值棉花種植生長期,天氣炒作升溫。
但是,國內棉花現貨止跌信號未現。首先,隨著棉價的萎靡不振,新疆部分棉企資金壓力增大,不排除拋貨減壓。其次,港口紗庫存不斷累積。最后,面臨紡織淡季,紗廠與布廠開工率下降,成品庫存去庫偏慢。
綜上,國內棉市供應短期充裕而長期存缺口,多空博弈激烈。后期由宏觀事件主導,天氣問題推波助瀾。棉價估值偏低,但驅動偏弱,不確定性較大,風控優先,輕倉甚至觀望為佳。
策略建議:棉價不確定性較大,風控優先,輕倉甚至觀望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