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絲紡,全稱尼龍塔夫綢,又稱尼龍紡,為錦綸長絲制織的紡類絲織物,可用作男女服裝面料,經過后整理加工的尼絲紡不透風、不透水,且具有防羽絨性,用作滑雪衫、雨衣、睡袋、登山服的面料。用途十分廣泛,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前兩年一度十分熱銷,甚至可以用“火爆”二字來形容,到了2019年,它又是怎么樣一個情況了呢?
今年訂單情況不好,比去年下滑
今年上半年的行情不盡如人意,仿真絲、春亞紡等常規面料都走貨不暢,庫存也在日益增多,尼絲紡也沒能幸免于難。德能紡織的朱經理透露,今年以來尼絲紡的訂單情況都不好,到4月中旬以后訂單開始減少,現在手中基本上已經沒有訂單。
同樣有此困擾的還有圣凱紡織的施經理,“三四月份以來我們的訂單情況一般,目前手頭的單子能做到月底,暫時還沒有接到新單,今年的行情和去年前年都沒法比了,可以說差了很多!”
面料價格普跌,利潤進一步稀釋
中國綢都網采編中心團隊通過走訪市場,發現做尼絲紡的廠家和貿易商普遍反映,今年的行情不如去年,訂單量少,面料價格也在走跌,利潤也是不盡如人意,“我們家做的尼龍210D目前售價是6元/米(含涂層),銷量比去年下降了10%左右。”吳江艾富盈紡織有限公司的俞麗霞表示。
屋漏偏逢連夜雨,一些熱銷的尼絲紡面料,比如380T尼絲紡、400T尼絲紡,它們的價格也有了很大的跌幅,“目前市場價格比較亂,但是整體價格與去年相比跌的幅度較大,有的跌了5毛,有的7毛,跌幅在4%-7%。”三福集團的施先生表示。“380T尼絲紡我們之前一直在做的,前幾年一年要做200-300萬米,利潤都能有1-2元,今年行情不太好,訂單也就100多萬米,利潤也沒有以前高了。”吳江歐冠紡織有限公司的錢春芬向筆者抱怨道。
看來,在市場大環境走淡的情況下,尼絲紡面料的訂單下滑比較嚴重,利潤空間也在進一步壓縮,這確實讓布老板感到非常憂愁。
那么,除了市場大環境不佳,還有什么原因導致尼絲紡賣不動了,筆者試著做了以下幾點分析。
外地產能沖擊
2017年開始,關于噴水織機的專項整治工作如火如荼,各地相繼出臺企業停產限產的規定,對紡織市場的影響可以說是前所未有。據了解,蘇北、江西、安徽、湖北幾個地方新增的織機產能相加,目前已經達到了20萬臺左右,而整個吳江地區的淘汰指標卻也只有10萬臺左右。今年上半年這些外地的坯布已經正式投產,可想而知,這些新投入的坯布產能對本地的坯布沖擊有多大。市場就這么點大,分的人多了也就分不過來了。“今年尼絲紡市場整體行情有所降低,主要還是受到外地產能的沖擊,尼絲紡市場多了,產生了一定的價格競爭,這也導致現在的坯布價格有所走跌。”蘇州市普林思紡織有限公司的徐經理表示。“由于市場產能大,行情又不好,為了控制庫存,只能在庫存累的多的時候,低價走貨。”三福集團的施先生無奈地說。
庫存累的太多,服裝企業不敢下單
德能紡織的朱其鳳表示,現在尼絲紡走貨不暢,主要還是因為去年下半年的行情不好,企業的庫存累的太多了,再加上服裝企業的生意也不好,導致服裝企業不敢輕易下單了。
服裝企業和紡織企業可謂是息息相關,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服裝企業積壓的庫存較高,也會導致他們在下單時有所保留。
季節性原因,需求尚未起來
我們都知道尼絲紡在下半年會有一段時間需求特別大,主要是用于超薄羽絨服,但因為去年是暖冬,看天吃飯的紡織業也只能望洋興嘆,“按照以往的經驗應該是7月中旬以后行情會慢慢變好,下半年如果天氣冷點,帶動羽絨服、棉服的需求,那么尼絲紡作為防寒面料的主流產品,行情就會有所恢復。現在還沒辦法預估。”三福集團的施先生說道。
編后語
目前市場大環境整體走淡,國際形勢也不甚明朗,布老板的日子確實不好過,在旺季的時候已經嗅到了淡季的味道,更別說現在已經進入5月。在眾多不利因素下,尼絲紡也沒能“撐住”,表現不佳,但還是有企業能夠憑借自身實力在市場上占據一定的份額,有人退出,就會有人進入。遇到困難,紡織企業就更加應該迎難而上!“大浪淘沙始見金”!只有做出更加優質的產品,才能贏得市場的良好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