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鄭棉筑底成功重心不斷上移,盤面在市場諸多的利好消息中緩慢爬升,但始終未能走出多數人的愿景趨勢。一直以來,市場多頭認為國內棉花供需缺口明顯,國內外多個機構的棉花供需平衡表中均預計中國2018/19年度棉花供需缺口接近300萬噸左右(我國棉花產需缺口基本上每年在200萬噸左右),棉花上漲指日可待;而壓制多方的觀點認為國內本年度棉花需求形勢一般,在2018/19年度棉花產量基本確定約580萬噸,結轉庫存250多萬噸有余,89.4萬噸的1%關稅配額固定按期發放,80萬噸滑準稅配額按需如期發放,國儲庫輪出消息隨未釋放,但仍有少量輪出傳言,各大機構對于2018/19年度國內美棉花消費的預期都保持在800萬噸以上,那么該年度國內棉花供應為當年產量+89.4萬噸1%關稅配額+滑準稅配額+結轉庫存,供應量約1000萬噸,棉花實際供應量與消費量處在一個相對較為寬松的狀態,但對比前幾年去庫存時期的棉花供需情況,市場給出了略顯緊張的信號,促成2019年棉花重心逐步抬升的局面。
商業庫存同比量高 消耗進程緩慢
2018年末商業庫存量達到495.91萬噸,為自2010年以來最高位,而自2015年開始,年末商業庫存量逐年增加,一方面原因是棉花年度產量有增,另一方面是近幾年連續的拋儲掣肘商業庫存消耗進展,但對于2018年度而言,新增加的原因為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下,國內消費量的下滑,那么假設4月底5月初中美貿易達成協議,紡服對外出口有所起色,中國棉花消費恢復到2018年前原有水平,2019年3月份商業庫存以及工業庫存總計約500萬噸左右,不將進口棉計算在內,國內現有棉花庫存仍可滿足到2019/20年度新棉上市后。
全球宏觀數據不佳引憂慮 需求暗藏眾多未知因子
在供應定性的基礎下,棉花市場未來的風險悉數體現在需求方面,全球經濟增速下調勢必會對棉花需求構成一定的心理陰影,同時美國與歐洲等大型經濟體市場萎靡,中美貿易紛爭未果都令棉花需求端掩蓋眾多未知因子。回歸到下游紡織一線情況來看,純棉紗市場在4月份并未如期迎來旺季,整體行情反而轉淡,純棉紗庫存水平較往年同期相比不降反升,據中國棉紡織信息網了解,4月份下游織廠訂單表現不佳,大型織廠訂單僅有一個月,后續接單明顯乏力,而部分中小型織廠已經開始生產常規產品累庫存,下游需求難現好轉,消費弱勢仍將持續繼續牽制棉花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