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春節長假畫上了句號。截至2月14日,國內C32S均價報收22992元/噸,相較于節前幾乎沒有什么變化。各行業的勞動者們正在陸續復工。據新華網消息,山東、安徽、江蘇等地紡企多已開工,雖然訂單暫時較少,但為了維持生計,均已開工生產。
山東地區多數紡織廠已逐步啟動報價,但因節日氣氛仍存,廠家主要以設備檢修為主,正常開工仍需數日。據了解,山東各地紡織廠多以業務部率先啟動,有庫存廠家積極報價,部分沒有產品庫存廠家也根據原料成本和未來行情提前報價,積極尋求訂單產品。多數廠家計劃在正月十五過后開始生產加工。
安徽地區大多紡企也將在元宵前后復工,少數幾家大型紡企與2月11日恢復生產。據了解,大部分紡織廠在元宵節前復工主要是為了穩定工人,防止開工過晚工人流失。從目前復工企業開工率看,多數紡織廠或多或少存在工人流失現象,開工率較節前下降,因此招收新員工成為節后紡織廠工作重中之重。一些紡織廠除通過當地人才市場招收新工人外,還派員到河南等人口大省進行招工,也有一些紡織廠出臺了“以老帶新”獎勵政策來吸納新員工。
而江蘇地區也好不到哪里去,由于春節期間降雪降雨,給員工順利返廠帶來了困難,因此,有些企業部分員工復工時間推遲。目前當地人才招聘會比較熱鬧,企業缺員較多,但由于多種原因,一些紡企一線員工外流現象依然存在。在下游市場冷清,產品效益難有較大提升的情況下,企業發展經營難度較大,在選擇所需人才的同時,也要考慮勞務支出與產品生產成本上的比例結構。因此,目前的招聘情況屬于咨詢者多,應征成功率低。
目前已開工的紡企以趕制節前訂單和安排物流發運為主,原材料采購及棉紗銷售工作多處在停滯狀態,即便有也多以口頭詢價為主,實際成交量少,加之節日開工后兩日鄭棉呈現較大幅度先跌后漲行情,震蕩調整勢頭不減,難免擾亂了企業的購銷心弦。不少企業表示未來將通過逐步淘汰落后產能、更換自動化程度更高的生產設備來轉型升級,而有的是企業計劃節后擬壓縮產銷規模,還有的企業是靜觀節后市場趨勢而調整企業經營。從總體上看,開年后,紗線市場整體情況還是較為平靜,購銷均無奇觀出現,企業效益追求平穩,無論是紗廠還是貿易商普遍還在等待市場恢復。
進口紗方面,截至2月14日,FCY Index C32S折人民幣現貨價報收22884元/噸,相較于上個月微漲8元/噸。2019年1月人民幣匯率處于升值過程中,由月初6.8881人民幣匯賣價升值至月底的6.7493,升值幅度約2%,2月匯率處于震蕩中,人民幣匯率升值對進口紗有利,進口紗結算成本下降。開年后貿易商出貨尚未啟動,但到到港已經開始增加,貿易商庫存水平呈現上升的態勢。貿易商年前訂貨量大,多在2月中-3月到港,預計2月底、3月初可能形成供應壓力。因此供應端看,仍有一定壓力,主要取決于下游需求狀況。目前需求仍不確定,市場抱有謹慎樂觀態度,中美貿易談判對棉花供需和市場心態扔能產生巨大影響。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于1月14日在越南正式生效。CPTPP逐步取消98%的農業和工業產品關稅,放寬投資法規并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加入CPTPP,給越南帶來了空前的市場,相信不久的將來,越南對紡織原料的需求將會擴大,這也能解釋為何近期越南紗漲價幅度大于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