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節后,福建地區染費“首發聲”,這其中有何寓意?
1. 染料價格高位運行,印染企業壓力山大
經過去年下半年市場洗禮,分散染料整體價格趨穩,與去年同期相比價格沒有大幅上漲,部分染料單價有回升跡象,分散大黑ECT出廠價穩定在45000元/噸,分散深藍HGL200%:46000元/噸,分散大紅GS:40000元/噸。
盡管染料價格并沒有大幅度拉漲,但它的價格還在處于高位,與2017年分散黑ECT300%主流出廠價26000元/噸相比,漲幅達42.2%,這也給印染企業帶來一定的壓力,為了利潤,印染企業上調染費也似乎在情理之中。
2.春節后印染企業將進入生產旺季,經編類面料發展較好
福建長樂等地區經編產業發展較好,是網布、網眼布、蕾絲面料、花邊、鞋材面料的聚集地。春節后,印染企業將進入一年一度的生產旺季,接到的訂單將有所增加,而今年也有部分印染企業春節前就有訂單沒有做完,導致印染企業對上半年經編市場走好存在著很大的信心,所以有底氣上漲染費價格。
3.受環保因素影響,產能縮減,染費上漲
近年來,環保問題一直是懸在企業頭上的一把利刃。印染企業限排、限產、關停,輪流生產等事件頻發。印染企業產能受限成了近幾年以來染費上漲的導火索。
總的而言,產能受限,產量下降,但下游需求日漸旺盛,加之高成本的染費,利潤日漸減少,迫于壓力,福建地區的印染企業不得不上漲染費。
福建地區染費上漲已成事實,那么江浙地區目前印染廠的情況又是如何?
據小編了解,目前各企業均還沒有收到江浙地區染費漲價的通知。對于布老板而言,無疑是個好消息,但福建地區的染費上漲是否會影響到江浙地區,下面小編就簡單地分析一下:
1.復工初期,生產情況尚未穩定
目前紡織企業剛處于復工初期,工人并沒有全部就位,崗位也有所空缺,一切都沒有走上正軌。雖然業務員已開始接單,白坯進倉,但真正的染色生產還未開始。存在許多不穩定因素的情況下,印染企業似乎并沒有顧上漲價這回事,也沒有多少底氣發出染費漲價的通知。
2.產業集群不同,染費價格也不同
眾所周知,福建地區以經編產業為主,而且印染企業開工和紡織品貿易上都存在較大的差別,近階段以來福建經編產品訂單保持了一個良好的勢頭,而在江浙地區更多的是滌綸類面料的印染廠,目前地區印染廠多數未開工,紡織市場接單也不多,因此地區紡織差異化也不能使染費上漲呈現共性特征。
3.染費價格已處于高位,難跟風上漲
盡管福建地區打響2019年染費漲價第一槍,但縱觀整個2018年,盛澤地區的染費已經上漲過三次,染費價格一直處于高位,若短期一漲再漲,勢必會破壞產業鏈的平衡發展,到時候客戶不買賬,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情況。
結語
盡管目前染費沒有做出調價的通知,但若染廠的成本壓力不斷增大,今年上半年又和去年一樣出現染廠爆倉、排隊染布的情況,那么染廠做出調價舉措也在所難免。
同時染費是否上漲,不僅是由印染企業成本費用決定,更需要結合整個織造市場的行情。目前正處于開年時節,織造市場去年歲末接單較好,但短期開工率恢復還有待時日,因此對江浙地區的印染企業來說交期壓力并不是很大,也不太適合在此時漲價,因此從紡織市場的現狀來看,福建地區的染費上漲情況恐只是個例,后續還需關注坯布面料市場的接單和印染環保壓力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