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際原油受歐佩克過度減產以及地緣政治危機的影響,美國宣布對伊朗重啟經濟制裁,使得全球原油供應憂慮倍增,價格面整體呈現震蕩上漲走勢,10月3日布倫特價格一度攀升至86美元/桶之上,WTI價格攀升至76美元/桶,均達到年內最大值。受原油價格強勢利好帶動,9-10月份國內發改委調價窗口連續“四連漲”,市場交投活躍,資源供應面尤為顯緊。
但自10月中旬開始,受美國原油庫存及活躍鉆井數量激增,加之全球股市暴跌,經濟表現疲軟,業者對于后期需求擔憂,原油價格步入下滑走勢,特別是11月份原油市場連續12日的走跌,也刷新了34年以來最長跌幅,布倫特及WTI價格雙雙高位回落,拖累國內調價窗口開啟連續下滑走勢,自11月2日到12月28日期間成品油市場經歷了年內最長跌幅,國內油市上演“五連跌”局面。
據中宇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截止12月28日我國成品油市場共經歷了25輪成品油調價(其中不包括發改委于5月1日因增值稅下調順市下調油價),呈現出“十三漲十一跌一擱淺”的格局,汽柴油累積漲幅為2225、2145元/噸,累積跌幅2715、2610元/噸,而漲跌互抵后,汽柴油價格較年初價格有490、465元/噸的跌幅,折合升價為0.37、0.4元。
2018年成品油市場呈現漲多跌少的局面,拉動國內汽柴油價格穩步回漲,特別是6-10月份漲勢明顯。年初我國汽柴油均價分別在7210、6780元/噸,截止10月初國內均價攀升至9500、8320元/噸達到年內最高點,較年初漲幅在2290、1540元/噸,但自10月中旬隨著原油價格一路下滑,國內油價急轉而下,截止12月底,國內油價下降至7238、6281元/噸,短短2個半月的時間跌幅達2158、1980元/噸,汽油價格較年初相比基本持平,而柴油價格較年初跌500元/噸。綜合近幾年的市場價格走勢來看,自2016年以來我國汽柴油市場整體呈現低位回漲走勢。
2019年受去年翹尾因素影響,年內第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依舊呈現下滑預期,而近幾日原油價格震蕩回漲跌幅有所收窄,按照當前的原油價格預估,最終調價幅度將出現90元/噸的降幅,距離調價窗口開啟尚有5個工作日的時間,中美貿易商關系有進一步緩和的機會,加之歐佩克超減產消息利好油價,年內第一調存擱淺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