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領導人在G20峰會上宣布,在3個月內積極磋商解決貿易問題,美國暫停對中國產品進一步提高關稅。同時,中國承諾將大量進口美國農產品。受該利好消息刺激,ICE期貨周一早盤大幅上沖。
美國媒體認為,盡管中國將擴大采購美國農產品,但談判并沒有說明7月份以來加征的關稅將被取消,美國仍對中國產品征稅10%的關稅,如果后期談判未能達成一致,三個月后關稅仍會提高到25%。
近幾個月,在中國對美棉加征關稅之后,美棉對中國出口大幅下降,有1%配額的關稅為26%,沒有配額關稅為65%。從長期看,貿易談判最終的結果可能是中國放寬對棉花進口的限制,使紡織廠能進口更多的棉花。未來幾年,中國也可能重建儲備棉庫存,對進口棉的需求必然會增加。
從短期看,中國新棉大量上市仍將給國內市場帶來壓力,紗價格近期小幅緩慢下跌,可能導致國內棉價走低。美國收獲受天氣影響推遲,未來新棉供應將逐漸增加。印度盧比反彈對棉花和棉紗出口不利,國內棉價開始下跌。巴基斯坦盧比再度下跌會刺激紡織品出口,對棉花價格有支撐作用。同時,棉花進口價格也將在進口棉價格上漲的帶動下走高。
延伸閱讀:
印度棉價可能大漲
根據印度棉花咨詢委員會(CAB)的報告,由于主產棉區馬哈拉什特拉邦和古吉拉特邦遭遇嚴重干旱,2018/19年度印度棉花單產預計從上年度的506.7公斤/公頃下降到501.47公斤/公頃,創近三年的最低,也是近十年來的第二低,僅高于2016/17年度的459.2公斤/公頃。馬哈拉什特拉邦和古吉拉特邦占印度棉花產量的一半。
CAB預計,2018/19年度印度棉花產量為3610萬包(170公斤),低于上年度的3700萬包,馬哈拉什特拉邦的單產僅為334.3公斤/公頃,低于上年度(嚴重蟲害)的343.48公斤/公斤。
印度非官方機構預計,印度棉花產量在3250-3300萬包之間,印度棉花協會的預測是3430萬包,古吉拉特邦產量下調了20萬包,馬哈拉什特拉邦和卡納塔卡邦的產量分別下調 了10萬包。由于干旱嚴重,印度只完成了第一次采摘,第二次和第三次已基本沒有可能,棉農已開始拔桿修整土地。印度棉花協會預計,近期印度棉價可能隨時出現大幅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