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看10月份以來,宏觀消息面利多寥寥,原油又暫無起色,聚酯大盤弱勢為主,缺乏上行動力,聚酯切片跟隨大流也在情理之中。聚酯切片可謂得到了重重一擊,其價格重心直線走低,跌至7950元/噸附近,與10月初價格相比,其大幅下跌了將近1675元/噸,跌幅達到了17.22%。
10月以來,國際原油一直處于弱勢,國內大宗商品市場也都回落,PTA 和 MEG 行情下跌,切片市場交投氣氛回落,商談重心也走低。十月下旬后,國際油價仍舊弱勢,PTA 現貨市場也偏弱,滌絲廠家去庫存緩慢,切片市場延續弱勢下滑,且每日跌幅擴大至 75-125 元/噸。到了11月,上游原料仍舊弱勢,切片市場交投氣氛低迷,導致切片價格直線下滑,已跌至8000元/噸關口。
近階段來,滌綸長絲、聚酯瓶片等因價格大幅度下跌都不同程度地陷入虧損格局。而聚酯切片也從原本盈利良好轉而陷入虧損格局,且虧損較為嚴重。截至目前,聚酯切片的現金流已在-350左右,恐一時難以擺脫這樣的困局了。
成本面支撐出現松動
PTA 短期成本端存在支撐,但近期原油大幅度下跌以及市場看空中長期PX利潤,長期來看成本端有松動的風險,因此11月PTA 或維持偏弱走勢。而乙二醇成本端原油、乙烯或者甲醇,在近期均出現大幅度下跌,且港口庫存仍偏高,以及國內新的煤制 MEG 裝置投產等利空消息不少,因此 11 月乙二醇走勢或亦維持偏弱。因此從兩大原料來看,切片價格的成本端支撐偏弱,故切片價格后期或將跟隨PTA和乙二醇價格而變動。
聚酯切片負荷保持高水平
今年上半年以來,聚酯切片負荷一直維持在8-9成的偏高水平。據悉,目前浙江雙兔一套原 9 月 11 日停檢的 25 萬噸聚合紡長絲裝置重啟,且該廠另一套25萬噸噸裝置也于10月12日重啟出料;蕭山聯達一套原9月20日附近停車檢修的18萬噸聚合紡長絲裝置重啟開車;綠宇一套原9月15日停檢的10萬噸聚合裝置升溫重啟。幾家生產切片的大廠在最近均有不同程度的重啟,故而目前切片負荷較高。然而下游切片紡廠家多按需采購,需求量一般,故而部分工廠庫存較高。許多廠家拋貨意向較強,故切片價格表現弱勢。
因為聚酯切片作為中間產品,一定是受多方因素牽絆的,而目前下游切片紡在年前恐怕有點“回天之力”了,切片在原則上只能依靠上游原料成本面的拉動,但上游原料都偏弱勢。而至于其自身,除非團結一致限產保價,否則想要兜住這個底,恐怕還是難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