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以來,PTA期貨連續三個交易日保持上漲態勢。截至6月6日,PTA主力1609合約報收于4690元/噸,較6月1日上漲158元/噸,上漲幅度為3.49%。6月7日收盤,雖然PTA沖高回落,但是整體漲勢并沒有被破壞。下面我們來尋找一下PTA上漲的原因。
供需弱勢格局沒有改變
供需是影響價格走勢的最根本因素,我們先從供需端來找尋找PTA上漲的原因。首先,目前PTA整體供需格局仍然趨于寬松。截至5月31日,國內PTA開工負荷為73.49%,較4月底略有增加。此外,近期計劃檢修的企業并不多,原本計劃在5月底檢修的逸盛大化220萬噸產能也沒有檢修。因此,短期內PTA開工負荷難有重大變化,供給端整體并沒有明顯的收緊。其次,截至6月3日,國內PTA生產企業庫存為3天的用量,雖然較5月20日下降1天,但是幅度有限,而且目前庫存水平比4月整體水平高出一倍。最后,近期下游聚酯開工負荷維持在相對高位,整體需求很難再出現明顯好轉。此外,G20峰會期間,處于環保的考慮,部分聚酯企業可能面臨行政強制停產,這涉及聚酯總產能的1/4。因此,PTA下游需求不但難有明顯改善,而且存在大幅下降的風險。
整體來看,PTA受進出口的影響并不大,因此只需要考慮國內市場。目前國內的開工負荷處于偏高水平,并且短期沒有大面積的檢修。庫存雖然下降,但是幅度有限;需求雖然向好,但是存在重大隱患。這種供需格局非但不能支撐PTA上漲,甚至是偏空的,那么是什么支撐PTA價格上漲的呢?
成本支撐價格被動上漲
既然供需不能支撐PTA上漲,我們接下來看看成本端。首先,用韓國PX(FOB)價格×匯率×1.17增值稅×1.08的PX進口關稅+100元/噸運費,算出PX進口價;其次,用PX進口價×0.655PX轉換PTA的比例,算出PTA可變成本;最后,用PTA的現貨價格和PTA的可變成本做價差,來觀察目前PTA生產企業的經營狀況。
我們發現,這一差值近期維持在200元/噸的極低位置。企業可以面臨虧損,但是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如果產品的價格跌破可變成本,企業就會停止生產。因此,不論基本面如何,在成本不出現重大變化的前提下,PTA價格都很難再下跌了。
整體來看,PTA此輪強勢反彈是對前期現貨價格與成本端價差過小的修正,即使供需再差也是會進行的。后市來看,原油和PX走勢偏弱的可能性較大,預計PTA此輪反彈高度有限。
通過上文論述,我們認為,雖然PTA供需格局仍然趨于弱勢,但是由于PTA價格與可變成本的差值過小,PTA急需修復這一差值。因此,成本的推動是引起PTA價格上漲的最主要原因。后市來看,PTA向上仍然具有拓展空間,有望反彈至4870元/噸,但是再向上走則需要其他因素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