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會即將召開,杭州周邊印染企業停了不少;前些年太湖水污染超標,周邊印染企業也全部停產整頓,只要出現水污染,受傷的總是紡織印染企業。
近日,有專家為此鳴不平:無論是嚴格的歐盟 Reach 法規還是中國污水排放標準,對有害物質的管控都是圍繞終端產品進行的,紡織服裝業直接面對消費者,因此紡織業的壓力最大。
人們不禁要問,紡織業所排放的廢水中殘留了哪些有害物質?殘留量到什么程度?這些有害物質從哪里來的 ?如何消除這些有害物質?
近日,紡織供應鏈“綠色制造”產業創新聯盟舉行 2016 年度首次成員活動,來自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聯盟成員企業、ZDHC 基金會、國際品牌、染料助劑企業、檢測機構,以及產業鏈相關企業的代表坐在一起,聚焦“供應鏈化學品管控與創新協作”這一主題,大家暢所欲言,對紡織行業生產過程中廢水排放測試的發現、供應鏈化學品管理中的問題和對策進行了研討。
染料、助劑才是有害物質源頭
在過去的一年里,PUMA、adidas 和 Nike共同對近百家供應商的排放廢水,按照 ZDHC 的標準進行了檢測分析,發現其常規水質 COD、BOD 達標率為 78%,在 ZDHC 規定的有害物質清單中 11 類均有不同程度的檢出,其中臨苯類、全氟化合物檢出率較高。SGS 也在多個國家進行了廢水排放測試,結果發現中國的情況與其他國家大致相同。而ZDHC的目標是所列出的化學品不應有意添加,且在廢水中不應檢出。那么這些化學物質來自哪里呢?
中國最大的染料企業,浙江龍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歐其承認,檢出的11類物質在染料中都有存在,有一些通過過程控制和綠色工藝可以避免,但分散染料中含氯的物質很難避免。
助劑企業代表浙江傳化股份有限公司趙梅認為檢測結果與染料助劑的成分對應性很強,她說,染料助劑的安全性決定了紡織化學品的安全性,臨苯類物質由助劑帶入的可能性很大,目前替代還存在問題。
趙梅同時認為,替代品的技術研究是一方面,更多的是上下游各相關方的管理細節問題。比如為了取得防油功能,企業要使用含氟的化學品,盡管不少品牌倡導無氟,但產品性能和環保性取得平衡并不容易。她透露,助劑強制標準正在制定中,但未來的路還很長。
紡織企業在生產中也有新的發現。溢達集團研發總監張玉高講了這樣一件事:企業在污水中發現了一種超標物質,經過原料和生產過程篩查后,沒有找到來源,最后才發現是車間為員工配置的洗手液惹的禍。張玉高提醒說,日常生活中的化學品也會造成有害物質超標。
品牌加工企業遠紡集團王影說,公司對化學品管控和廢水處理有專門的團隊,在檢測中曾經發現重金屬銻超標,原來是由化纖企業的原料中帶來的,銻作為生產滌綸紗的催化劑還無法避免,公司最后經過實驗,采用加碘鹽的辦法使銻含量達標。
作為首家發起“紡織供應鏈綠色制造產業創新聯盟”的紡織企業,魯泰紡織對化學品管控有著切身的體會。副總經理張建祥說,加入聯盟后,通過加強對化學品管控工作,公司訂單保持穩定,特別是受到了優衣庫、PVH 等國際大客戶的認可。
公司在化學品選擇、采購、倉儲、物流、使用等方面都有嚴格的標準。在色織領域,魯泰廢水、廢氣、污泥中有害物質的檢出率已經達到全國最好水平。張建祥說:“企業在生產優質產品的同時,要保證不能污染環境,讓客戶信賴,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管控要從源頭抓起
對于行業的化學品管控,上海天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平的觀點令人深思。他認為,紡織服裝行業化學品管理多年來進展不大,這是由于各方都圍繞末端管理而造成的。
他舉例說,無論是歐盟的Reach法規還是中國標準,對有害物質的管控都是圍繞終端產品,紡織服裝業直接面對消費者,因此紡織業的壓力最大。有害物質的來源主要是染化料和助劑,但從強制性標準來看,紡織業有2個標準,助劑行業甚至沒有強制標準,這說明供應鏈源頭管理不到位。
王建平進一步指出,化學品管控應該從源頭抓起,從染料開始進行一次性檢測,否則傳遞到成千上萬家下游企業,每家都要進行檢測,造成社會成本畸高。此外,紡織、皮革、鞋、染料、印染助劑、商檢等系統都有自己的檢測機構,各方技術力量差別不大,但重復建設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他建議,化學品管控要從以前的社會管理向社會治理轉變,從源頭到終端攜起手來,上下游共同合作,一起推進。同時要理性看待行業的發展,要一步步地解決面臨的問題,不可能期望全部去除有害物質,但消滅 50% 也是進步。
ZDHC基金會亞洲區總監林立對此深有同感,她表示,社會治理代替社會管理指出了中國紡織供應鏈對有害化學物質管理的關鍵,大家要群策群力,最終實現有害物質的零排放目標。
東華大學教授奚旦立是唯一參加 ZDHC 基金會廢水排放指南制定的中國專家,他介紹說,ZDHC有關廢水排放的標準正在制定中,中國在其中的話語權很重要,未來國際大采購商都要執行這個標準,這對中國紡織印染企業會有影響。
中紡聯社會責任辦公室副主任胡柯華透露,作為下一步工作的重點,中紡聯將在今年底正式發布《供應鏈化學品管理創新 2020 行動綱要》,到明年將推出100家印染企業作為試點單位,通過找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培訓等措施真正把制造過程和化學品管控能力的建設啟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