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年度的到來,市場普遍關注直補細則、新舊年度價格接軌以及發展趨勢,熱熱鬧鬧。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棉紡織產品仍舊“我行我素”,價格延續平穩小漲或小跌行情。
其次,中高支紗交易略顯活躍,價格陰跌。12日,河南鄭州、山東德州等地紡企反映,近期優質普梳紗21S、24S、32S、40S交易略 顯活躍,當日,德州地區報價分別為:23100元/噸、23500元/噸、24200元/噸、26000元/噸,價格較本月初略跌150-200元/噸, 個別廠家下調300元/噸以上。德州某紡廠負責人介紹,目前本地生產常規普梳紗的企業僅維持6成產能,隨著“金九”到來,下游訂單有所恢復,給庫存高企的 企業帶來機會。但是,一是企業成品庫存大,出貨心理較強;二是新棉即將上市,預計價格在14000-15000元/噸,較企業目前庫存原料成本低 2000-3000元/噸,因此,普遍預計新棉大量上市后,紗線在成本被壓低后價格也同時下滑。一些諸如60S以上的高支紗也有不少需求。目前冀魯地區精 梳60S主流報價34500元/噸,價格較上周持平。據企業反映,訂單略有增加,但是由于高質量的澳棉、美棉以及國產高品質新疆棉供應不足,企業生產受限 影響,齊盼新棉上市或國家盡快下發8月份滑準稅配額,通關一部分保稅澳棉或美棉。
再次,進口紗銷售“不溫不火”,價格下挫200-300元/噸。據貿易商反映,9月份以來,廣州、上海、青島等港口進口外紗的FOB、 CIF以及清關后人民幣報價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調,其中巴基斯坦紗部分品種掉頭下行,C32S、40S跌200-300元/噸,一些庫存較大的C21、 C32S針織紗報價下調300-500元/噸。市場分析外紗價格下滑原因:一是美棉產量不斷被調增,印度棉產量今年更是“大豐收”,預計全球供需寬松;二 是近日市場傳言,有關部門或加大對棉紗進口的限制力度,引起貿易商心理恐慌;三是中國今年實行目標價格政策,預計棉花價格大幅下跌,進而影響棉紗價格;四 是目前港口紗線“入多出少”,部分貿易商出現“壓庫”現象。
市場分析,進入9月份,棉紗需求進入旺季,帶動局部市場略好轉,但全球需求疲軟,中國直補之劍高懸頭頂,預計本年度前期棉紗仍將以跌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