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期棉周五下跌,連跌第二周,因憂慮全球最大的棉花消費國中國需求,此前期棉價格在連日交投震蕩中升至六個月高位。交投最活躍的ICE 5月期棉合約收低0.67美分,或0.8%,報每磅87.14美分。期棉價格從周一觸及的六個月高位90.44美分回落,因投機者結清多頭頭寸。
此前中國棉花期貨價格下跌,因傳聞國儲可能降低賣價,這將令市場的低價格棉花供應增加。美國農業部周度銷售數據顯示,最近一周美國出口商出口27,100包棉花,較之前四周均值減少87%,因中國,土耳其和韓國買家取消買單。大幅下降的銷售數據,對美棉的上漲有壓制作用,關注88美分的壓力位。
周五國內市場繼續炒作新疆棉農直補政策傳聞,雖然具體政策并沒有公布,但傳言的380元/畝補貼額度將使新疆種植成本下降2500-3000元/噸不等,鄭棉期貨1405合約大幅下跌705元,收盤報18765元;1409合約出現跌停。現貨面,中國棉花價格指數3128B棉報19466元,上漲1元;收儲方面,昨日實際成交33920噸,成交略增;儲備棉投放實際成交9799余噸,成交平均價格為17970元/噸。現貨市場依然平淡,市場預期儲備棉未來可能會降價拋儲,這也使得鄭棉承壓下行,下年度各合約的空單可繼續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