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來之后,很多人都喜歡買透氣性好又吸汗的亞麻制品,尤其近兩年來,純天然環保的亞麻制品更是受到追捧,市面上也冒出不少打著亞麻旗號的制品,不過記者近日調查中了解到,有些低價的亞麻制品,并非純正的亞麻材質,可能是與其他纖維混紡,或者是化纖產品冒充。
沾上亞麻兩個字
賣的都挺好
記者近日走訪省城了解到,與前些年相比,市場上的亞麻制品明顯增多,不管是服裝、鞋帽,還是涼席、汽車坐墊,不少都標明是亞麻材質的。
在馬鞍山路附近一商場,有多家銷售汽車坐墊的商戶,當記者詢問夏天使用哪種坐墊更好一些時,其中一家商鋪的攤主表示,天熱了之后冰絲、亞麻的坐墊賣的都挺好,“不過,冰絲的冬天不能用,推薦你買亞麻的,一年四季都能用。”
記者發現,亞麻汽車坐墊的價格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其中一套售價350元的汽車坐墊,店主表示是純正的亞麻制品,在記者一再追問下,店主才表示,可能有60%的亞麻成分,“還有一套480元的,亞麻成分高一些。”
在英雄山、老東門小商品城等賣場記者也看到了多款亞麻涼席和亞麻服裝的身影,價格比其他材質略高。“亞麻產品雖然質地有點硬,但是夏天穿抑菌、透氣,很多經濟能力強的人都喜歡買,混上棉的價格低,穿起來更舒適,賣的也不錯。”英雄山附近某賣場一服裝賣家告訴記者。
亞麻成分到底有多少
賣的人也不清楚
雖然不少產品號稱100%亞麻,但是采訪中記者看到,銷售人員口中所稱的亞麻制品,只有一少部分服裝,在標簽上注明了亞麻的成分,大部分亞麻制品都沒有標注成分,如果不仔細問,銷售人員一般都表示是純亞麻的。
在歷山路上一店鋪,當記者詢問一款男式襯衣是否是亞麻材質時,店主直接告訴記者,“不可能有100%純亞麻的衣服,那樣穿起來會有刺痛感,現在市場上有些東西,稍微有點麻的成分,就敢說是亞麻的。”
據了解,目前行業在亞麻含量方面沒有明確規定,但是此前業內有一個默認的規定,制品中含有50%以上的亞麻即為純亞麻。為此,記者昨天電話采訪了亞麻制品國家標準制定企業新申集團業務部經理倪智偉。
倪智偉告訴記者,亞麻也有好壞之分,但是普通亞麻的成本約是棉的3倍左右,以該集團加工的亞麻面料為例,一米的成本約在50多元,“市場上比這個價格低的,有兩種可能,一個是質量差一些,還有就是加了棉等其他成本略低的成分,成本降下來了。”
業內人士爆料:
有些亞麻制品是化纖仿冒
“一般來說,純亞麻的成本高一些,透氣性的確是好,但是會有刺癢感,亞麻和棉布交織混紡的垂感好一些,成本略低,但也不絕對,高織棉的成本其實和亞麻差不多,有的價格還略高。”倪智偉表示。
據介紹,還有的產品商家說是亞麻的,其實里面根本沒有亞麻的成分。據倪智偉介紹,除了加其他成分降低生產成本,有的企業甚至將仿麻的化纖與棉混紡,冒充亞麻制品。
雖然目前國內對亞麻的認可程度比不上歐美國家,但是近兩年市場上還是出現很多仿麻面料,從外觀上來看,差不多,不過都是滌綸等化纖仿麻面料,成本至少要便宜一半。據了解,化纖面料在市場的批發價格一般都在每米4―15元之間,價格相對較低,有些低價的所謂亞麻制品,可能就是這種材質,以一件女式連衣裙為例,純亞麻材質的出廠價至少要100元左右,化纖材質的頂多需要幾十元。
那么,消費者購買過程中如何辨別真假亞麻產品呢?倪智偉告訴記者,亞麻的特性使得其制品手感略粗,而化纖產品手感比較滑。此外,消費者可以用燒的方式來辨別,取一根亞麻織物紗線,燃燒,如果燃燒速度快,火光很烈,而且是一滴滴的掉落下來,就是化纖產品,如果紗線燃燒均勻細膩,灰燼呈白灰色,則是麻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