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棉花市場就上漲風聲頻傳,而全棉紗也在悄無聲息中上漲。節后首日,山東恒嘉紡織全棉紗全線上漲200元,純棉精梳40S價格帶票送到價在26000元/噸。隨后山東鄒平星宇有限公司全棉紗價格全線上提500元,32S普梳高配包漂白針織紗價格漲至24500元/噸,而32S精梳則達到27500元。緊接著,河南一紡織廠也步起后塵,價格上漲500元,其中32S普梳高配紗價格升至23300元/噸(帶票送到價)。全棉紗節后上漲所為哪般,具體分析如下:
節日期間國內棉花價格大幅上漲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國內外棉花價格上提以及紗線供需不對等引起的。具體如下:
1.節前紡織廠都有壓縮庫存的想法,越少的囤積貨物就能騰出更多的富余資金,還貸款、發工資、獎金福利無一不需要這些富足資金。受此影響,多數紡織企業囤紗量相對偏少,大部分都不足15天,因此年后的補庫就成為在所難免。大量的需求必然導致商品的哄抬,全棉紗也不例外,節后2-3日內就上漲500元,這不能不說是暴漲。據河南一紡織企業介紹,目前全棉紗市場購銷情況很活躍,截止到3月份底之前的棉紗訂單都已預售一空。
2.節后國內皮棉價格上漲
節后各地皮棉報價紛紛上提。河北省滄州地區新疆棉報價有所上漲。2月24日,新疆棉1級(農一師)報價為16000元/噸(帶票提貨價),2級報價為15500-15600元/噸,3級為15300元/噸,均較節前上漲200元/噸左右,實際成交量不大。另外,弱3級地產棉報價在14800-14900元/噸,較節前持平。陜西省大荔縣市場4級皮棉報價在14400元/噸左右(不帶票提貨價),較春節之前上漲50元/噸,棉企銷售較為積極。
24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 Index(527)收于13911元/噸,上漲23元;CC Index(328)報收14959元/噸,漲16元;CC Index(229)報收15321元/噸,漲6元。另一反映國內棉花到廠均價水平的Cncotton(國家棉花價格) A指數收于15294元/噸,漲52元;Cncotton B指數收于14962元/噸,上漲40元。
3.外棉價格飆升拉伸國內棉花市場
受需求刺激影響,23日NYBOT 5月棉花期貨期貨合約連日拉漲,當天收高7點至每磅79.77美分,漲幅為0.08%。盤中高點在每磅80.10美分,是自2008年9月5日以來的最高水準。外盤飆升是對全球棉花消費前景持良好預期,美棉期貨在過去12個交易日中上漲16.9%,至每磅79.77美分。當日,進口棉中國主港報價繼續保持了強勁的上漲勢頭,其中美棉上漲0.7-1.6美分,西非棉上漲1-1.75美分。SM 1-1/8″級棉中,美國C/A棉的報價為89.60(美分/磅),折人民幣一般港口貿易提貨價16079元/噸(按滑準稅計算)。美國E/MOT棉的報價為89.05,折人民幣一般港口貿易港口提貨價15997元/噸。澳棉報價為92.40,折人民幣一般港口貿易港口提貨價16560元/噸。烏茲別克斯坦棉報價為88.90,折人民幣一般港口貿易提貨價15970元/噸。西非棉的報價為87.65,折人民幣一般港口貿易提貨價15749元/噸。美國E/MOT M 1-3/32″級棉的報價為87.05,折一般貿易港口提貨價15657元/噸。
4.2010年紡織業復蘇大背景刺激
海關總署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 年1 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155.68 億美元,同比增長2.2%。其中,紡織品出口55.81 億美元,同比增長18.2%,服裝及其附件出口99.86 億美元,同比下降5%。1 月份我國鞋類產品累計出口29.27 億美元,同比增長1.4%。淡季不淡彰顯紡織服裝復蘇走勢明顯。而市場如此疲軟的2009年,我國紡織服裝出口同比下降8.61%,其中,紡織品出口量下降幅度較小,服裝出口量總體增長,展示出紡織行業的彈性依舊。國內大經濟環境的復蘇將推動紡織行業的前進。作為重要的組成成分,全棉紗2010年的需求也將緊跟上漲,這也是刺激棉紗價格上漲的理由之一。
總結:全棉紗的“春天”已來臨
2009年總有人將國慶后的那一次暴漲比擬2003年的棉花瘋狂。不過2010年的棉花根深蒂固,一直到目前都枝紅葉綠的燦爛開著。筆者查閱到2003年的4月份的全棉紗價格,具體如下:2003年4月份,全棉紗達到高點,全棉紗J40S為24000元/噸,全棉紗32S普梳紗價格也達到19800元/噸,當時的棉花價格僅為13000元。而相比目前15500元的高價,全棉紗40S精梳紗的報價也不過26000元就可以送貨到家,這相比2003年的利潤來說,只是一個小數目。
今年鄭棉期市的漲停開盤給了棉花市場更多的遐想。由于對棉花市場仍抱有上升幻想,同時2009/10年度棉花的質量普遍不高,高支紗線的織造難度相當困難,這也增加了紡織企業的觀望決心。國際大環境的轉暖也帶動了全棉紗的銷售,預計全棉紗價格將持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