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裝因其不拘一格的穿著方式迎合了現代人的審美意識和崇尚自由的心理需求,再加上它同步時尚的不斷創新,使得人們對它“情有獨鐘”。
牛仔布以全棉為主,也發展采用多種原料結構,有棉、毛、絲、麻天然纖維混紡,也有與化纖混紡,以及用彈力紗、緊捻紗、花式紗等作原料。現在用的比較多的為全棉、棉滌氨、棉氨混紡,氨綸絲的含量越高彈力越大。紗支有7×7、7×6、7×8、10×7等多種規格,組織結構一般為斜紋(2/1、3/1、1/3)、破斜紋,經向緊度大于緯向。
牛仔裝在保留其堅固、耐磨、粗獷的面料特征的同時,經過不斷開發,已擺脫了傳統堅固呢的局限,變得更加柔軟且具有較高的耐磨強度。這些輕、薄、軟的面料不僅使牛仔裝在穿著時感受更舒適、更貼近自然,而且也使其適合在任何季節和更多的場合穿著,同時,彈力牛筋、精紡棉紗、真絲磨紗以及各種印花面料的加入亦為牛仔裝的時裝化提供了條件。
使用纖維素再生纖維與棉混紡的紗線開發的牛仔布,其特點是較全棉品種布面光潔、手感柔軟、懸垂性好,是牛仔品種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這一類品種有兩種再生纖維原料:一種是常規的粘膠纖維,另一種就是新型的再生纖維——天絲。前者過去已有開發,但不很成功,問題是出在混紡比不夠妥當,紗線結構和織物組織生產工藝等設計不夠合理,因此常常出現縮水率過大,尺寸穩定性能差,強度偏低和易發生劈裂疵點等缺陷而受阻。其實只要注意如下幾點,粘棉牛仔布還會有較好的前途。
第一,注意粘纖與棉的混紡比重,棉纖維含量不要低于40%,這樣既保證牛仔布手感及懸垂性較好,又保證有足夠的強度、挺硬度和尺寸穩定性。第二,40%以上的棉紗應采用精梳工藝,以利提高成紗品質、生產效率和產品檔次,并可保證服裝經磨洗處理后表面不起毛。第三,最好采用雙股線替代單紗,將會使面料品質更有保證。第四,由于粘纖與精梳棉混紡紗線,表面較光潔,因此,在產品設計時,必須確保一定的經緯向總緊度,才能有效防止劈裂疵病的發生。一般3/1斜紋組織,總緊度需在95%以上,2/1斜紋組織,總緊度需在80%以上。第五,粘棉牛仔布的潛在縮水率較高,因此必須注意各道工序盡可能采用較小張力工藝,后整理需要在重型預縮機上進行,方可達到服裝生產能接受的程度。天絲的柔軟性、懸垂性、吸濕性、可染性等均與粘膠纖維相似,而其濕強度、彈性和尺寸穩定性等方面遠好于粘纖,甚至可與滌棉產品相比,用它來替代粘膠纖維與棉混紡或以其單獨純紡生產的牛仔布,將會是牛仔品種中的高端產品。而且其生產過程完全克服了粘膠纖維生產過程中嚴重污染環境的問題,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純棉精梳股線作經紗生產的牛仔布,其特點是布面光潔、紋路清晰、手感滑爽,從而大大提高牛仔布的檔次,形成高檔牛仔新系列。(紡織服裝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