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周,又是“購物黃金周”,不僅人們有了足夠的逛街、購物時間,商家們也緊緊抓住這個一年一次的“機遇”,大力促銷,網上有“電商大戰”,實體店也展開各種促銷活動……消費者可以用比平日低出很多的價格買到稱心的商品;商家可以薄利多銷,雖然銷售價格降低,但黃金周巨大的客流量可以帶來超出整個季度甚至整年的銷售額。當然,在消費者和商家都開心地“哈哈大笑”的同時,還有不少“偷著樂”的聲音,李女士就向筆者講述了這樣一件事。
在十一黃金周里的某一天,李女士來到了北京大望路附近的新世界百貨,想趁著大促之際給自己“囤貨”,看著商場里懸掛著的各種“買200減60”、“5折起”等等的促銷標語,她心里不禁樂得開了花。逛了不久,李女士就看上了商場某處銷售“卡迪娜”特價女鞋攤位上一雙折后199元的休閑女鞋,這雙鞋不論樣式還是價格都令人十分滿意,于是,在幾乎將商場逛了個遍之后,她又折回到那里,打算在試穿之后購買。
可是,當她看到售貨員從倉庫拿出適合腳碼的鞋后,竟然發現鞋子內部貼著一個標簽,上面寫著“久隆百貨”、“價格150元”。李女士忙問售貨員:“這雙鞋不是199元嗎,為什么這里寫著150元?”售貨員拿過鞋子,一邊迅速撕下標簽一邊說道:“這是在另外一個商場賣的價格……唉,啥也不用說了,150元能拿你就拿走吧……”雖然李女士最后還是將鞋子帶回了家,但是她再也沒有了繼續逛街的心情和“勇氣”,默默地回了家。
雖然鞋子的標價是199元,但是李女士相信自己買到了至少是200元以上甚至更貴的鞋子,這不正是所有消費者購買打折商品的心理嗎?另外,李女士說,雖然她用150元買到了折后199元的鞋子,不僅沒有“占了便宜”的感覺,反而覺得自己“吃虧”了。
在筆者看來,其實事情也很簡單,新世界百貨里的這個攤位借著黃金周“打折”的幌子銷售貨品,不僅沒有打折,而且賣出了較打折前更貴的價格;不僅沒有優惠到消費者,反而是在欺騙消費者。除了單純地以利益為目的,還有什么客觀條件使得這樣“掛著羊頭賣狗肉”的欺騙行為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北京有名的購物中心呢?
筆者認為,首先,至少“卡迪娜”品牌的銷售商認為新世界百貨與其原來所在的久隆百貨在客源上不重復,否則消費者很容易認出他的“真面目”,換句話說,這位銷售商一定覺得逛久隆百貨的顧客“不可能”逛新世界百貨;另外,同樣的貨品在新世界百貨這樣的一流購物中心里“搖身一變”,顧客還真難認出來;再則,即使顧客來到這里,也不一定正好能看到其銷售的貨品;一個還有非常重要的原因,李女士說她仔細看了所購買鞋子的商標,并不是商場促銷欄上所寫的“卡迪娜”,而是另一個品牌“丹妮·詩路”,商家真正完成了“掛著羊頭賣狗肉”的銷售行為。另外,筆者在網上查詢了北京市久隆百貨的位置,地圖上顯示的兩個店面都在四環以外,相信這也是造成新世界百貨心存僥幸的原因之一。這樣的事情也讓我們很難相信,這是新世界百貨里存在的唯一一處欺騙性的促銷行為……
也許新世界百貨有很多的苦衷;也許這個品牌也有很多苦衷,比如它本不想促銷,只是在各個電商激烈的“價格戰”的壓力下,被迫做出了“促銷”的選擇。但是,消費者最終選擇的一定不是“值得同情”的品牌和商場,而欺騙消費者的行為,最終損害的還是設騙局者本身的利益。雖然實體店的生意的確越來越難做,但是,在大大小小的電商為了贏得銷量、掙得血汗錢、拼個“你死我活”時,實體店又做了什么努力呢?難道只是擦著眼淚兒、裝著“受到傷害”的樣子,然后數著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