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紡織網訊 近期,根據總部位于蘇黎世的顧問機構Gherzi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在近10年時間里,印度棉紡織行業相對于6個競爭對手國家(其中包括中國、孟加拉國和泰國在內)的競爭力提高,最新的美國農業部報告指出,本年度頭11個月(截至到6月)印度棉花出口下降36%,至914萬包。
從2012年8月~2013年7月的棉花銷售年度,印度在技術更新、制造成本和出口等領域的競爭力都有所提高。美國農業部初步預估稱,到6月底,印度棉花出口達到910萬包(1包=170公斤)。相比之下,在2011年8月~2012年7月之間,印度出口棉花共計1391萬包。據印度經濟合作與發展糧食和農業組織(OECD-FAO)發布的的一份報告預計,由于未來10年印度的棉花產量提高,到2022年,印度將取代中國,成為世界最大棉花生產國家。這份報告說,中國的棉花產量預計減少17%,而印度的棉花產量預計增長25%,使得印度成為世界最大棉花生產國家。
但印度棉花單產增長速度相對前10年有所放緩。根據印度聯邦農業部的統計,2012年7月~2013年6月的棉花作物年度,印度的棉花產量為3380萬包,略低于去年的3537.5萬包(印度棉花協會發布的數字)。雖然略有下降,但預期產量仍然提高。根據大多數研究,不僅僅是產量提高,印度的棉花消費量增長也將高于其他國家。當印度取代中國成為世界最大棉花生產國家時,印度的棉紡織行業的競爭力更高,消費量也將獲得進一步提高。
棉花行業一直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大棉商囤積棉花,導致棉花價格上漲。棉花行業中的不同利益相關者們希望印度棉花公司對國內紡織廠投放庫存。但是,印度棉花公司認為,印度棉花價格在大部分時間對較高的國際市場價格作出反應。如果國內外棉花價格差距收窄,對于農民來說是個好兆頭。當播種進度和天氣都好的時候,價格則會下跌。有分析人士與部分交易商認為,印度棉花生產地區目前的播種進度良好,可能導致今后幾周棉花價格的下降。
(中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