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6日,蘭亭集勢成功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打破了中國企業赴美IPO持續半年之久的“冰封狀態”。作為2013年首只登陸美洲大陸IPO的中概股,蘭亭集勢市值不大,但上市后的市場表現卻格外引人注目。該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在紐交所掛牌當日便暴漲22.21%。截至目前,該公司股價已較6月發行價9.5美元上漲一倍以上。
“蘭亭集勢與其他中概電商公司的唯一區別是其主要銷售業務是來自于中國以外的客戶采購。然而蘭亭在它的牛市行情中 并不孤單,美股中概電商及太陽能板塊近期已成為美股市場中表現最好的板塊。”騎士資本總監、紐交所交易員Mark Otto對《第一財經日報》稱,“蘭亭集勢將在8月19日盤后公布第二季度財報,其漲勢能否持續,我們將拭目以待。”
而近一個月,中國電商概念股的瘋狂上漲確實另人刮目相看。數據顯示,自7月初以來,唯品會上漲71%,歡聚時代上 漲55%,奇虎上漲50%,百度上漲46%,當當網上漲了46%。與此同時,包括Linkedin、Groupon、Facebook在內的美國本土高成 長網絡股漲幅也很驚人。
“最近蘭亭集勢和唯品會表現強勢,加上太陽能板塊一直是市場熱點,因而帶動了其他同類型股票輪番上 漲。”Beacon Asset Management LLP基金經理童紅學對本報記者稱,上漲的具體誘因可能有很多,首先中美兩國達成監管協議提振市場信心,中概股市場氛圍開始轉好;其次國內資金大舉流向美 國股票市場,尤其傾向于選擇優質中國公司,加上這類公司股價長期下跌,已成為價值洼地;此外已公布的企業財報業績亮麗也成為助推股價上漲的重要原因。
實際上,包括互聯網公司在內的這些“海外僑胞”們過去的幾年一直在掙扎中度過。由于前期部分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頻 頻出現財務誠信和信息披露問題,中概股近年來屢遭渾水等美國機構的“空襲”及海外投資者的集體拋售,股價長期不振。自2011年,中國企業赴美上市開始進 入了一個短暫的休整期。
歷經兩年的洗禮之后,中概股誠信危機漸漸褪去,總算迎來了“美好時代”。隨著互聯網企業股價的強勁反彈,投資者的態度已悄然發生改變,中國的電子商務概念開始受到全球投資人的認可。
MarkOtto在此前對本報記者稱:“交易員們已經看到了互聯網中概股這個板塊的價值,他們相信美聯儲的QE3規模即將縮減或結束,他們可能會尋找一個股票板塊來替代即將下跌的美國股票。”
需要理性地看到,電商概念近期的大受追捧,并不意味著海外投資者對中國企業已徹底卸下了心理防線。“漲勢是否能持久,從長遠來說還得看公司業績增長能否持續,公司治理水平能否進一步提高,從而提高公司估值水平。”童紅學稱。
盡管中概股正在走出陰霾,但能否重新開啟中概股赴美IPO的閘門目前還不得而知。市場專家人士表示,已經上市的中 國概念股公司需要通過良好的業績表現及自身的企業管理來重新證明自身的實力,這樣才會吸引更多海外投資者對中國企業的投資興趣,同時也可以打消國內企業赴 美上市的顧慮,形成良性互動,推動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良好時機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