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不下的運營成本和增長乏力的毛利率,為京東商城的上市進程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在此情況下,蘇寧易購于今年4月份挑起的史無前例的價格戰,無疑又增加了京東商城近期提價扭虧的難度。
從今年4月份開始,蘇寧易購開打B2C市場的首輪價格戰,眾多價格低過天貓商城、京東商城的商品開始大量供貨。
在主要核心城市的地鐵、公交、分眾等眾多媒體上,已經因為三月份的覆蓋性投放而令業界瞠目的蘇寧易購,再次拋出了一個令業界震驚的活動主題“擊穿全網底價,何必東比西淘”,劍鋒直指B2C網購前兩位電商,蘇寧易購用指向如此張揚的廣告向整個電商行業宣告:今年的電商價格戰開始了!
今年以來各電商的大型促銷活動乏力,京東更是爆出了“漲價門事件”,這對消費者來說這其實并不是好事。
“蘇寧易購提倡價值戰,但也絕不懼怕價格戰,真正的價格戰我們還沒有開始呢!”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去年圖書上線退出0元購時拋出的話猶然在耳,“擊穿全網底價 何必東比西淘”的戰書已經在這個4月激起了全網轟動。
“消費者購物習慣容易產生變化,但不可否認,價格依然是他們最關注的問題”,李斌說。近年來,網購消費者對于服務、用戶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但價格始終占到最首要的位置,有調查顯示,消費者對于價格的敏感度遠遠大于配送時間、頁面訪問速度等用戶體驗因素,蘇寧易購直面挑戰的對手雖然在市場份額上占據一定優勢,但同樣是以低價積累起來的用戶群并無絕對忠誠度可言,這給蘇寧易購提供了依靠價格杠桿后來居上的機會。
過去幾年以來,中國零售業正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轉型變革。一方面,結構轉型、拉動內需的產業政策長期持續推進,將促進零售業穩定的發展,但宏觀調控政策也帶來了短期內的影響;另一方面,互聯網技術、智能終端等信息科技的蓬勃發展和快速應用要求零售業的商業模式必須盡快實現轉型升級。
價格戰在電商行業其實并不是稀罕物,過去幾年此起彼伏的價格戰成為電商行業的標簽,也吸引了眾多消費者魚貫入市。但很多電商的價格戰屬于絕對的“殺敵一千自傷八百”,巨額的虧損和對資本市場的嗷嗷待哺成為眾多電商企業的生存常態。蘇寧易購李斌在去年就公開拋出了“經營驅動型”模式必然取代“資本驅動型”模式的觀點,今年電商行業剛剛按照他的預言走上了“逐利”的道路,蘇寧易購卻又反其道而為之,公然與全網電商為敵,拋出“擊穿全網底價”的戰書,是否彰示了李斌所言是個悖論呢?
李斌對此表示,蘇寧易購此番所打的價格戰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家電商的“自殘式”價格戰,而是基于自身經營實力和能力的判斷,蘇寧易購擁有的“全球采購規模”、“成本集約”和“現金儲備”三張王牌為其贏得了近20%的價格下調空間。
2009年開始蘇寧就提出了“營銷變革”并率先嘗試實體店與互聯網業務共舉的戰略。通過三年的不斷實踐、完善,2011年蘇寧完整地提出了面向未來十年發展的戰略規劃,以“科技轉型、智慧升級”為核心,從連鎖發展、營銷創新、電子商務、服務升級等方面闡述了清晰的發展路徑。
蘇寧易購逐步實現公司化獨立運營,從經營定位、核心能力、運營模式、技術體系、團隊建設等方面已經搭建了清晰的經營框架,形成了明確的發展路徑。蘇寧易購已成為公司未來十年最重要的發展戰略之一。
一年來,蘇寧易購信息體系自主研發能力進一步加強,完成頁面改版、購物車優化等工作,使蘇寧易購網站系統功能、性能得到極大提升。通過用戶體驗、用戶行為等系統分析手段增加網站用戶粘性,提升主動經營意識。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分析道,展望2012年,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將進一步成熟,B2C企業在追求規模最大化的同時,規范化、專業化和精細化的管理尤為重要。而中國最大的連鎖零售企業蘇寧強勢進入B2C領域之后,正在通過龐大的采銷規模、先進的信息化系統、強大的供應鏈整合能力、遍布全國的門店以及倉儲、物流后援來向網購用戶提供性價比極高的商品,并很有可能在未來三年內顛覆B2C市場的競爭格局。此次蘇寧易購發動的價格戰,可以看成B2C行業大洗牌的先兆。
日前公布的一份據稱來自投行方面的數據稱,京東商城2011年全年完成的凈銷售額為210億元人民幣,較去年9月估計的270億元低了22%,更與京東此前對外宣稱的309億元相差甚遠。此前,在2012年業績預測上,投行人士認為,京東若要實現500億元的期望值有些困難,如果2012年繼續虧損,虧損額或將高達20億元。對上述投行數據,京東方面表示不予置評。
在當當網、京東商城、庫巴購物網等同行均陷入虧損的同時,蘇寧易購卻保持盈利。在采購成本和運營成本兩端已經實現近20%的價格優勢的基礎上,蘇寧易購背后還擁有令眾多電商艷羨的資金后盾。據2011年報顯示,蘇寧電器實現凈利潤48億,同屬于上市公司內的蘇寧易購也在2011年實現了盈利,這在電商行業近乎是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