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企業“傳家寶”,致敬百年風華。
5月11日起,央視財經頻道重磅上線百集微紀錄片《紅色財經·信物百年》。由百年興業以來,百家企業的黨委書記、董事長親自出鏡,他們將各自企業的“傳家寶”帶到演播室現場,講述信物背后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追溯紅色財經印記、探尋中國經濟脈絡。
今日為您講述“五卅運動導火索中的打梭棒”的故事。
信物名稱:打梭棒
信物傳承者:東方國際集團
信物年代:1925年
信物印跡:工人先鋒顧正紅的自衛武器
信物講述人: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童繼生
中國擁有百年歷史的紡織服裝集團和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紡織品服裝出口企業——東方國際集團,帶來的企業信物是舊式織布機上的一個重要部件,名叫“打梭棒”。它主要用于擊打梭子,為梭子的來回穿梭提供動力。近一個世紀前,在有梭織機轟鳴的年代,這種小小的“打梭棒”一直是紡織工人生產時的親密伙伴,甚至成為了工人階級反抗壓迫的自衛武器!
紡織工業是中國民族工商業的主要產業之一。然而,中國紡織業的發展過程歷經曲折。20世紀初,當“打梭棒”伴隨著近代紡織機器進入中國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下,中國民族工業備受打壓。
為了維護工人的權益,1924年夏天,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滬西工友俱樂部,顧正紅等共產黨員帶領工人們學習先進思想,組織工人們利用手中的生產工具反抗外商的剝削和壓迫。1925年5月15日,日商突然宣布紡織廠停工,并拖欠工人工資。當天下午,顧正紅帶領數百名工人沖進工廠抗議。
廠商雇傭的打手立刻用木棍將工人們打得頭破血流。危急時刻,顧正紅帶領大伙沖進物料間,奪取“打梭棒”當作自衛武器,他振臂高呼:“工友們,大家團結起來,斗爭到底!”正當工人們再次向工廠反沖時,突然,一陣槍聲響起,沖在隊伍前列的顧正紅身中數彈,緩緩地倒在了血泊之中,但他的手中仍死死握著那根“打梭棒”。
顧正紅的犧牲,徹底點燃了“五卅運動”的導火線。5月30日起,一場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以工人階級為主力軍的反帝愛國運動,給了帝國主義和軍閥勢力一次前所未有的打擊!
東方國際集團的企業信物正是當年工人先鋒顧正紅揮向敵人的那一根!在它深色的木紋上,烈士的鮮血早已凝固,但“打梭棒”作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創新、特別能奉獻”的精神象征,被上海紡織人、東方人代代守護和傳承。
新中國建國初期,全國棉布人均占有量只有4.5米,而當時布料的幅寬只有幾十厘米,這些布料勉強夠做兩條褲子。做一套新衣服成為大多數普通百姓的奢望。中共中央決定集中財力物力解決人民穿衣的現實問題,新時代的紡織工人傳承先輩的精神,將“打梭棒”轉變成紡織生產和創新的接力棒,以滿腔熱血投入到了勞動生產中。
從揮動“打梭棒”反抗壓迫,到使用“老爺車”紡出優級紗,在一代又一代紡織工人的接力沖刺下,中國紡織業取得長足發展。如今,中國紡織業不僅徹底解決了老百姓的穿衣問題,更走出國門、走向世界。2020年,中國紡織業規模全球占比超過50%,形成了“衣被天下”的大格局,順利完成了“紡織大國崛起”的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