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咸陽樓市迎來了一個驚天變局:紡織工業園納入、咸陽高新區擴容!
咸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咸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優化整合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將市新興紡織工業園以及市裝備制造園和興平市相關區域,統一納入咸陽高新區管理。
01#工作原則
分類推進、因區施策。將市新興紡織工業園以及市裝備制造區域統一納入咸陽高新區管理,分區分類、制定統一優化整合的路徑、時限及政策。
統籌兼顧、形成合力。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兼顧存量和增量,建立利益平衡協調機制,調動各方積極性,形成支持改革、共謀發展的強大合力。
財事匹配、權責清晰。在摸清底數、合力劃分事權的基礎上,科學配置財權,理清管理權責,實現財事匹配、權責一致、管理高效、順暢運行。
02#整合區域
將市新興紡織工業園整體并入咸陽高新區,優化整和西吳街道、阜寨鎮和市裝備制造產業園。
優化整合后,咸陽高新區的范圍包括:咸陽高新區開發建設面積(36.65平方公里),以及興平市西吳街道(36.85平方公里)、阜寨鎮(55.89平方公里)全域和秦都區馬泉街道部分區域(裝備制造產業園),以上共計123.39平方公里。
這意味,未來的咸陽高新區,將從36.65平方公里,擴容至123.39平方公里,覆蓋面積翻了三倍多,這無疑是咸陽市乃至陜西省的一項創舉!
關于咸陽高新區擴容,只需要理清這兩點即可:
第一,咸陽高新區要加速發展,不僅僅要發展原始區域,還要在周邊區域筑基,擴大外圍交通的連接,咸陽的半導體與電子信息產業,與裝備制造產業園、新興紡織工業園相互疊加,統籌發展,隨著餅子變大,人口倒吸價值將越來越快。
這對于咸陽高新區而言,人口、資本、產業、技術等多重因素驅動未來發展,是絕對的利好。
對于興平而言,得益于其獨特的工業制造產業,將來咸陽工業投資大部分會落戶興平,也是極大的利好。目前,該區域在售項目瑞閩第一城、碧桂園中央公園、海城華府、華宇壹號公館,參考售價5500元+/㎡。
另外,在2035年遠景目標之中,咸陽明確提出2035年主城區面積達到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200萬!
咸陽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僅靠目前秦都、渭城兩區常住人口肯定是不夠的,因此,城市發展向西傾斜發展史必然的。
再加上在建設國家(西部)科創中心的背景下,陜西舉全省之力打造的“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先導區之一便是在咸陽高新區,科創向西也是大勢所趨!
第二,西部雙雄之一的成都繼代管簡陽、設立“東部新區”;另一雄重慶,將主城區由9區擴容到21個區。
吉林將公主嶺市改由長春市代管,擴容后,長春市的面積擴大了25%,總人口則增加至860萬人;煙臺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煙臺市蓬萊區;河北撤銷邢臺縣、任縣、南和縣,設立任澤區、南和區,并將邢臺縣區域分別劃給襄都區和信都區。
城市的擴容,或是引來了人口,或是引來了產業,亦或是將周邊一些收縮性的城市給收納其中。多種多樣的城市擴容方式最終都被看成是一個問題:那就是樓市的問題。
對于那些被擴容的地方來說,無疑是麻雀變鳳凰的好事,對當地發展和樓市也會產生深遠影響。
我們現在看到的“西吳三雄”:藍光·玖瓏臺、綠城桂語江南、朗基龍堂,以及華泰西苑、大熙市、新城控股新項目,還有融創在西興高速與渭河之間圈下萬畝土地打造的融創西部灣,均納入咸陽高新區。
能夠預見,納入咸陽高新區的紡織工業園板塊,下半年或將成為市場關注區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