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膠短纖在5月底大廠將合約價大幅下調后,以1.5D短纖為例,現貨市場價格進入12500元/噸,產品基本進入前面虧損狀態,就算是虧損的粘膠短纖依然不能引起下游紗廠的興趣,據悉大廠在價格下調上千元一噸以后,工廠去庫情況依舊不好,本周國內粘膠短纖兩大巨頭先后宣布降負和檢修,那么在當前的環境下,降負檢修能否撐起粘膠短纖市場呢?
當前市場主要有兩點:一、在粘膠短纖已經進入虧損情況下,原料漿粕后續會不會跟跌?二、人棉紗在傳統淡季會有需求好轉的奇跡嗎?下面我們逐一來看。
1、粘膠短纖虧損 漿粕會跟跌嗎?
從5月下旬開始,粘膠短纖基本就進入虧損狀態。同期我們可以看到因為粘膠短纖價格走低,而漿粕下降幅度較小(或者說幾乎沒有下降,進口美金報價只降了20美元/噸),導致粘膠短纖毛利下降較快,而近期隨著粘膠短纖市場走弱,工廠負荷下降,盡管市場可能會認為漿粕供應緊張什么的,但是看看大宗商品的走勢,市場是有周期的,有上漲就一定有下跌,所以漿粕補跌的可能較大。
2、6-7月淡季 需求變好可能性不大
筆者曾提到6-7月份為下游淡季,無論從輕紡城成交量還是從下游人棉布成交情況來看,6-7月份相比4-5月份成交量都會有所下降,而人棉布相對于輕紡城整體成交量有一個不一樣的地方:人棉布下半年后基本成交量是逐次走低,而輕紡城整體成交在9月前后還有個次高點。從剛剛過去的這周來看,人棉布周成交僅為230萬米,當周成為從3月下旬以來最低成交量的一周,如果這周該成交量延續較低水平的話,證明市場進入淡季。
近期在粘膠短纖明顯下行的情況下,人棉紗弱勢陰跌,但是幅度較小,從而使得人棉紗的盈利情況好轉,但是上面我也提過人棉紗成交量下跌明顯,從傳統淡季來看,人棉紗需求好轉可能性不大,后市人棉紗或仍有下行空間。
3、降負檢修的影響
在當前幾乎找不到利好的情況下,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我們要談的問題就是降負檢修,在過去的一周,國內兩大粘膠短纖巨頭先后宣布降負和檢修消息,在此情況下,粘膠短纖負荷下降至65%左右,而該負荷也是2015年以來除了2020年6-9月份以外的負荷低點。
那么降負檢修會對市場有什么樣的影響呢?筆者認為主要從兩個方面去影響,一、是影響市場參與人士的心理預期。二、檢修進入實質性執行階段的影響。首先我們來看市場人士的心理預期,由于大廠降價千元每噸以后去庫情況不理想,再加上進入傳統淡季,市場人士本身對檢修消息持懷疑態度,首先懷疑能否進入實質性執行,然后懷疑就算執行了,實際給市場帶來的利好影響有多大?從這點來看,檢修消息短期對市場人士心理方面積極因素不大。
接下來我們來看檢修進入實質性執行階段的影響,這里就要看檢修能否實質落實了。如果實質落實的話,我們一直說影響市場的基本面因素一是原料二是供需,原料這里暫且不表了,我們談談供需,既然需求好轉可能不大,那么實質性減產似乎可以讓供需關系得到改善,而改善到什么程度就要看屆時的情況了。
最后,我們來總結一下,在當前需求預期變淡,原料有補跌可能的情況下,降負檢修消息短期估計對市場提振作用不大,從中期來看,如果降負檢修能很好的執行,市場在短期向下尋底后,在供需關系重新平衡后,有逐步企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