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在第二十四屆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暨2021中國褲裝產業品牌博覽會開幕之際,由中國商業聯合會商品交易市場委員會與《中國紡織報》社聯合主辦,石獅國際輕紡城協辦的2021中國紡織專業市場調查推薦活動頒獎典禮在福建石獅盛大舉行。
作為本屆海博會期間的重磅活動之一,2021中國紡織專業市場調查推薦活動得到了經濟日報報業集團、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的大力支持;顒拥恼{查范圍涵蓋了全國各地有影響力的、年成交額億元以上的紡織品專業市場。最終,中國輕紡城、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等10個市場領銜“2021年中國十大紡織專業市場”,“2021年中國最具商業價值紡織專業市場”也同時出爐。
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曹立生,經濟日報副秘書長、中國經濟傳媒集團公司總經理徐文營,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副會長李鋼,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副會長彭桂福,中國紡織報社副總編輯王冰,中國商業聯合會商品交易市場委員會主任駱漢平,石獅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文暉,石獅人民政府副市長邱永豐,石獅市商務局局長林金場,石獅市產投集團董事長張輝程,石獅市產投集團董事、服裝輕紡名城公司執行董事黃怡毓等嘉賓出席頒獎典禮;來自全國重點紡織專業市場的代表,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采購商參加了本次頒獎活動。
石獅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邱永豐在致辭中表示,紡織服裝產業是石獅的傳統優勢產業,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蓬勃發展,擁有8000多家紡織服裝及配套行業企業,形成了涵蓋紡織原料、紡紗織布、漂染整理、成衣加工、輔料生產、市場營銷等領域的完整紡織服裝產業鏈。近年來,結合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和網絡銷售方式的不斷創新,石獅的服裝、面料、輔料、紡織機械、童裝、電商等專業市場加快集聚繁榮。特別是去年,石獅市扎實推進“六穩”、“六保”工作,全年出口418億元,增長25.2%;網絡銷售額879.4億元,增長43.4%,位居全國縣域網絡零售百強第4位,獲評中國服裝網商創新示范基地、中國直播電商發展示范城市稱號,形成了“買全國,賣全球;做外貿,到石獅”新業態。
他表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石獅加速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主動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對紡織服裝行業而言,“十四五”時期有著新機遇,“雙循環”格局下需要新的發展思路,石獅將持續發揮好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石湖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政策,探索建立“市場采購貿易+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保稅物流中心區+港口經濟”等疊加市場新運營模式,打造“千億級國際貿易集散中心”和“千億規模網紅電商區域中心”。
經濟日報副秘書長、中國經濟傳媒集團公司總經理徐文營在致辭中表示,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紡織產業在穩定經濟發展、創造就業空間、促進民生改善、推動區域協調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專業市場作為紡織全產業鏈中極其重要的一環,為我國成為當之無愧的紡織強國做出了巨大貢獻。過去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沖擊,也引發了消費方式和消費結構的重大改變。紡織專業市場克服重重困難,積極應變,不斷轉型提升,仍然保持了平穩的發展和良好的業績,今天受到推薦表彰的專業市場就是這個群體的優秀代表。當前,我們要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需要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在這一宏觀背景下,紡織專業市場發展和提升的空間巨大,大有可為。目前,越來越多的大市場已成長為多種業態融合、具有時尚設計和研發創新功能的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通過本次調查推薦活動,一批綜合實力強勁、勇于開拓進取的紡織專業市場的創新發展成果,將更好地被推廣出來,這將有助于推動專業市場的高質量發展,更好地為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添磚加瓦。
他談到,此次活動在福建石獅、在第24屆海博會期間舉辦,有著天時、地利、人和的效應。石獅是紡織服裝行業的熱土,是中國休閑面料的商貿名城,更是全球聞名的商貿之都和服裝名城。石獅國際輕紡城則是展現石獅市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完善的產業鏈的一個生動縮影,這與石獅市政府長期以來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
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曹立生在致辭中表示,紡織專業市場作為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的重要板塊,近年來也因為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受到了巨大的挑戰,調整思路、創新發展成為市場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為此,中國商業聯合會商品交易市場專業委員會也積極參與到由中國紡織報社發起的2021年中國紡織專業市場調查推薦活動當中,并對全國30余家龍頭紡織專業市場進行重點調研,詳細了解這些行業龍頭市場的發展情況,對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網絡直播形成新的增長點、供應鏈體系建設以及專業市場平臺化轉型等新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同時也發現挖掘了一些行業發展遇到的問題。兩家單位還將對調研情況進行進一步總結,最終,將形成詳盡的調研報告作為行業參考。
中國紡織報社副總編輯王冰對本次活動進行了活動情況說明。據介紹,“2021中國十大紡織專業市場調查推薦活動”是繼中國商業聯合會商品市場委員會和《中國紡織報》社多次成功主辦中國十大服裝專業市場調查推薦活動后,首次對優秀的紡織專業市場的聚焦和推廣。本次活動在得到了廣大紡織專業市場及其服務對象的廣泛關注,近4萬人參與了投票。
她表示,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紡織專業市場獲得迅猛發展,目前,中國紡織品產銷量已超過全球供應量的50%。這之中,作為紡織品市場主渠道的中國紡織品專業市場功不可沒。在全國現有幾百家紡織專業市場中,年成交額超億元的市場已超過百家,紡織專業市場的蓬勃發展對繁榮我國城鄉市場、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推動紡織產品走出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隨著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快速發展,商業渠道和通路的建設已成為紡織企業發展制勝的關鍵,紡織專業市場依托新技術和新資本的介入更呈現出快速和跨躍式的發展特征。近年來,紡織行業面臨的外部形勢更趨復雜多變,特別是去年以來疫情的沖擊和考驗,使我國紡織專業市場面臨新的考驗,使新的轉型和提升任務更加緊迫。
當前,如何推動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實現雙循環、可持續健康發展,已成為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我們認為,以舉辦中國十大紡織專業市場調查推薦活動的方式,推廣社會影響力大、公眾信譽度高、市場規模大、輻射能力強、市場管理運行方式新的紡織專業市場是推進產業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這也是舉辦此次調查推薦活動的初衷。
本次評選利用網絡平臺對入圍市場進行公示,全國紡織服裝業界人士、廣大消費者通過公開投票形式對入圍市場進行評估,再由紡織服裝專業媒體、權威商業信息機構、國家相關市場管理部門和大型專業市場等相關機構的代表組成本次活動評委會,最終對報名參與的市場進行最后綜合評定,推選出“中國十大紡織專業市場”及“中國最具商業價值紡織專業市場”單項獎。
本次活動力圖通過國家相關市場管理部門的監督、權威機構的統計、行業協會的指導、專業媒體的關注,讓更多地區、更多層次的紡織專業市場參與到本次活動中。從本次的調查推薦活動的結果看,獲獎單位遍布全國,覆蓋區域廣布華東、華南、華中、華北、東北和西南。其中,既有沿海發達地區產業集群的紡織面料和家紡專業市場,也有服務于東北、西南和中原腹地省區的紡織專業市場。這是我國紡織產業和專業市場實力格局的客觀體現,也是這些專業市場通過不斷發展突破,持續提高高質量發展能力的真實寫照。
最終,中國輕紡城、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疊石橋家紡市場、石獅國際輕紡城、廣州國際輕紡城、海寧中國家紡城、廣東西樵輕紡城、虎門富民布料市場、河北高陽紡織商貿城、遼寧西柳服裝城紡織面料市場獲得“2021年中國十大紡織專業市場”稱號,鄭州錦榮國際輕紡城、成都億家天下、石家莊現代床品百貨城、安徽寶業家紡廣場獲得“2021年中國最具商業價值紡織專業市場”稱號(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