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取消的外貿訂單“有救了”?內銷服裝廠成撿漏王
2020-03-30 14:12:28 來源:布工廠
海外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沖擊,全球多地封港、封城,近期江浙紡織市場迎來外貿出口訂單銳減或取消的高峰。而這一情況給布老板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坯布成了庫存,成品成了庫存或現貨,非常棘手。
針對這個訂單被取消或者銳減的現象,內銷市場涌現了一類特殊群體,小編稱之為“撿漏王”。據布老板反映,已有內銷客戶想通過低價購入面料商手上已經完成生產而被取消的外貿訂單。實際上這是一種投機取巧的下單,而小編俏皮地稱為撿漏。
多數布老板不愿低價出售被取消的訂單
1按兵不動,后期或將繼續訂單
從面料商的角度考慮,將取消的外貿訂單低價轉給內銷客戶,這種做法是萬不得已才會考慮的。首先,訂單取消主要是由于疫情肆虐,海外多國封港、停工,待疫情結束,服裝廠恢復生產,仍存在繼續訂單的可能。布老板們存在僥幸心理,期盼著收到客戶繼續生產的消息。因此,短時間內多數采取按兵不動的措施。
另外,若將取消的訂單低價出售給內銷客戶,可以說損失非常大,不僅沒有利潤,成本都難收回。以10元/米售價的面料為例,目前面料商的外貿訂單利潤普遍在10%左右,則成本為9元/米。若內銷客戶以8折購入,則售價為8元/米,面料商就損失1元/米。而8折出售僅是小編理想化的舉例,實際可能更低折扣,僅四五折。這筆賬算下來,沒有幾位布老板是能夠接受的。
2取消的訂單仍可二次銷售,且不虧本
小編在采訪時針對這個問題問了一位專做仿真絲貿易的布老板,他表示:“我情愿放在倉庫當庫存也不會低價出,后面疫情結束,客戶可能還會繼續訂單的。如果客戶不要,坯布可以再賣,面料成品可以當現貨賣,即使沒有利潤,也不至于大虧本。”
取消的訂單坯布可以放在倉庫,不影響二次銷售,即使行情低迷,布老板拋貨處理,坯布下跌0.2-0.4元/米,僅僅是利潤下降,不至于虧損。取消的成品面料,只需充作現貨,正常價格出售即可,仍將盈利。因此不到萬不得已,布老板是不會低價賤賣被取消的訂單。
服裝商為節約成本撿漏外貿遺留單
但從服裝廠家的角度出發,這確實是一種可取的好辦法。外貿訂單的面料品質一般高于內銷訂單,測試標準方面也是嚴格達標,若用于內銷訂單的生產將會有很好的效果。取消的訂單成品實則就是庫存,再出售的價格就是骨折價,服裝廠家以低廉的價格入手,真是一舉兩得。同時又幫助長期合作的面料商處理了庫存,促進了雙方的合作關系。
撿漏外貿單或將影響內貿市場行情
不考慮采購商和供應商雙方的盈利問題,這種做法也將可能打亂整個紡織市場節奏。內銷客戶為節約成本很可能將原本即將下達的訂單取消,用取消的外貿訂單收購后替代,短期內將不會有新單下達。如此一來,就影響了內銷市場的單量,也可能帶來下游的坯布廠家坯布滯銷,印染廠進倉數量減少等一系列影響。甚至因為國外很多地區因季節氣候與國內相反,內銷客戶將外銷訂單收購,很可能透支秋冬面料訂單,從而影響下半年的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