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浙江中國輕紡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以來的第二十六個年頭。過去的一年,在區委、區政府正確領導下,輕紡城集團緊緊圍繞輕紡城總體發展思路和主要工作任務,進一步搶抓機遇、拉高標桿,促進輕紡城轉型升級,推動市場國際化、智慧化、品質化建設。
這一年,輕紡城集團以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書寫了新成績,奏響高質量發展交響曲,基本實現年度各項工作目標。
市場服務落在細處
打造經營戶“一站式”高效服務平臺;市場重點區域實行停車場“無感支付”;完善“有布”APP,實現一鍵查詢、智能找布……這是去年10月,輕紡城集團召開以“最多跑一次”理念優化提升中國輕紡城市場工作專題會議上,列出的工作清單。目前,各下屬單位有序推進此項工作,成效初顯。
工作方案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為引領,以“精細化、智能化、時尚化、國際化”為導向,全面推動輕紡城市場服務提升、布局優化、功能完善、主體更新、產品升級,全力打造“交易環境一流、開放水平一流、智慧應用一流、時尚氛圍一流、文化融合一流”的新時期國際紡織之都。這是繼制定中國輕紡城轉型升級行動計劃后,提升發展輕紡城、打造輕紡城金名片的又一重大舉措。
此外,過去的一年,輕紡城集團還全面組織實施以服務市場、服務經營戶、服務客商為主線的“三服務”活動,全年共走訪市場經營戶22617戶,解決問題1620個,召開座談會8個,出臺服務措施31項。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優化營商環境“栽好梧桐樹”,才能“引得鳳凰來”。來自廣東的張炳裕在東市場開門市部已經3年,主要銷售女裝針織里布,談到現階段的市場服務及營商環境,他頻頻點贊。“如今物業費、電費可以二維碼支付,停車場也無感支付,實在是太便捷、高效了。”
東市場的喜人變化是輕紡城集團積極探索“智慧+服務”新模式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輕紡城集團在深入推進“三服務”活動過程中,結合市場優勢,抓服務、破難題、促發展,以多項智慧化舉措,助力工作取得實效。
據了解,為方便經營戶實時快捷支付市場物業費、電費等相關費用,輕紡城集團積極開發并推廣智慧化收費系統,目前下屬市場所有窗口收費類項目均支持微信、支付寶等支付;同時,深入推廣和應用停車場無感支付、動態二維碼支付,除物流公司外,各市場停車場均可使用無感支付或動態二維碼支付。
這種“智慧+服務”新模式不僅簡化了經營戶辦理繳費手續的流程,也通過實時查詢、實時繳費和實時銷賬等功能提高了工作效能,為全力打造智慧化的市場添磚加瓦。
招商隆市提質增效
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1月1日,中國輕紡城服裝服飾市場成功舉辦了為期3天的“粉墨迎新跨年盛惠”元旦促銷活動。活動共有1097戶商戶報名參加,參與率達到87.47%,平均每天客流量超過1萬人次。在促進市場隆市的基礎上,也提振了廣大經營戶經營信心。
在中國輕紡城,各大市場都在同步優化、協同發展。去年,東升路市場招商隆市出新招,啟動羅口羅紋專營區培育工作。給這個小品種輔料一個發展的大舞臺,為中國輕紡城市場增添新的市場火種。
促進市場繁榮,增強“主責主業”意識是關鍵,去年,輕紡城集團腳踏實地做好市場主業。充分利用車載廣告、微信平臺等渠道,大力開展招商招租工作,提高營業房出租率。各市場根據實際情況召開經營戶座談會,探討招商入戶的可行性方案,努力推進特色招商,同時到廣東、廣西等地調研,研究引進新品種面料的可行性。
線上線下齊頭并進
隨著中國輕紡城線上線下市場融合發展的深入,以及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對外業務貿易的不斷開展,越來越多的市場經營戶和企業邁出國門,尋求新機遇。截至目前,有約500家柯橋企業赴境外投資,分布于近7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這是柯橋積極發展“網上輕紡城”,強化“網上輕紡城”與市場經營戶深度對接的成效。去年,輕紡城集團繼續堅持以移動端發展和市場信息化發展為重心開展網站建設,同時改版全球紡織網國際站,新增多語言站點,使線下展會和線上對接會結合起來。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網上輕紡城”會員數達206萬人,企業會員62萬家,建立商鋪數95802家,較2019年初新增5697家。
中國輕紡城正鉚足勁轉型進化。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中國輕紡城創立發展的主平臺,浙江中國輕紡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新的一年中,將繼續按照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本著“立足柯橋、服務市場、放眼全球”的理念,全力打造新時期“國際紡織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