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美國科技博客GigaOM周一刊文稱,互聯網公司是否會追隨蘋果公司的腳步,正如iPhone采用專用芯片一樣為服務器設計專門的芯片?AMD一名高管認為,這一天正在到來。
以下為文章全文:
很明顯ARM正瞄準數據中心市場。對于企業計算任務,基于ARM設計的芯片正越來越強大,而互聯網計算的性能和經濟成本也使得ARM架構越來越有吸引力。另一方面,使用ARM核心也將改變芯片的設計成本,導致芯片上的非CPU部分不再被特定廠商所控制。
這些發展趨勢促使一些互聯網公司考慮,為處理專門的計算任務設計訂制的CPU核心。而許多創業公司也試圖打入這一此前被x86所控制的市場。目前,谷歌和Facebook等大型互聯網公司已開始設計及開發專門的設備,未來這些公司可能也會希望擁有自己的芯片設計人員。
ARM芯片的優勢
過去幾周中,AMD總經理及企業副總裁安德魯·費爾德曼(Andrew Feldman)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探討。他估計,一家公司只要花費約3000萬美元,就可以在約18個月的時間內開發出完全訂制的ARM架構芯片。而以往,開發基于x86架構的服務器芯片需要投資3億至4億美元,而花費的時間則達到3至4年。
他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這一成本和時間的變化為使用CPU的大戶(大型數據中心公司)打開了一扇大門。它們可以與ARM處理器廠商合作,例如支付芯片開發的部分成本,從而將訂制的IP核(知識產權核心)集成在芯片中,這些IP核專為大型數據中心軟件而設計。”
他同時指出:“全球幾乎所有大型數據中心公司都在討論這一話題。大型數據中心的所有者正在開發倉庫級的計算機組。它們對訂制的IP核有這樣的想法并不奇怪。通過降低CPU開發的成本和時間,ARM使這樣的做法成為可能。”
費爾德曼的說法表明,個人計算從PC向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轉移正對互聯網公司的基礎設施需求產生明顯影響,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大部分計算工作都需要在云計算平臺上完成。
訂制芯片不僅能給互聯網公司,也能給其他行業帶來經濟效益。費爾德曼表示,有公司正利用訂制的板載芯片作為比特幣的“挖礦機”。不過這一消息尚未得到證實,也不清楚這樣的芯片是否使用了ARM核心。不過,這一事例的重點在于,開發訂制芯片去“開采”比特幣能帶來足夠的經濟效益。
未來的發展
因此,全球類似Facebook、亞馬遜和谷歌的公司都將開發自主的芯片,從而完全控制各自的計算經濟。這樣的趨勢正在出現。2010年,谷歌收購了一家名為Agnilux的公司,該公司的主要業務就是開發強大而高效的服務器芯片。外界并不清楚谷歌在收購該公司后采取了什么樣的做法;蛟S谷歌已開始設計自主的服務器芯片,類似蘋果公司為iPad和iPhone設計處理器芯片。
在芯片中使用ARM核心也將給創業公司和互聯網公司帶來另一個副作用。目前的CPU芯片通常包括CPU核心,以及所有與CPU數據收發相關的IP核,例如輸入輸出、內存控制和PCI-E總線等。盡管用戶意識不到這些IP核的存在,但x86處理器確實已經集成了這些組件。費爾德曼將這些稱作“第2部分”,而CPU核心為“第1部分”。
他表示:“由于英特爾和AMD是x86處理器領域僅有的兩家公司,因此均開發了自主的核心(第1部分),以及第2部分組件。這里沒有生態系統,而第2部分的創新很少。我們總是在換代時進行增量的改進。以往,建立一家公司進行片上設計,開發更好的內存控制器或應用加速器并沒有意義,因為你只有兩家客戶。英特爾和AMD則從事相互競爭的項目!
但在ARM的世界中,情況有很大不同。由于所有廠商都可以獲得AMR核心的授權,因此每家廠商都會關注CPU核心的不同外圍設計。它們可以為芯片開發更好的輸入輸出控制,或專門的計算加速器。Calxeda是一個典型例子。該公司使用ARM核心來處理服務器的計算工作,但開發了專門的互連模塊,從而在數百個ARM核心之間快速收發數據。
大型數據中心是ARM處理器的一個機遇,這并不是簡單地從Marvell或Applied Micro采購芯片,或是從惠普采購Calxeda設備。費爾德曼表示,大型互聯網公司將參與ARM芯片的開發,從而更好地對芯片進行訂制,從而針對應用需求進行優化。
這將是行業的一次重大轉變,對英特爾、服務器廠商和企業IT采購者來說都有著重要意義。相對于企業自主開發服務器,采購服務器將變得更昂貴,而IT外包將有更大的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