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外貿企業(yè)普遍“日子難過”,有的甚至暫時歇業(yè)。而在柯北齊賢街道工業(yè)園區(qū)內,同樣做外貿生意的浙江中絨實業(yè)有限公司這幾天卻貼出一則“招聘工人”的啟事。這是怎么回事呢?
近日走進浙江中絨實業(yè)有限公司紡紗車間,只見大小設備全部開動,工人忙前忙后,一卷卷紡好的紗線正被送往織造車間。公司生產總監(jiān)周工說,盡管外貿受阻,但公司現在專門為國內市場開發(fā)的新型羊絨雙面呢女裝面料反而訂單不斷,產銷兩旺,只好招聘新員工來趕制訂單。
據介紹,“中絨實業(yè)”總部剛于去年從馬鞍街道搬遷至齊賢街道工業(yè)園區(qū),辦公樓寬敞明亮,生產車間干凈整潔,本指望大干一番,卻不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這一切戛然而止。公司原本是上半年生產外貿產品,下半年接國內單子,疫情暴發(fā)后,外貿單子全部取消,使得企業(yè)生產出現近半年“空窗期”。而這期間企業(yè)的基本運作、員工生活、設備維護以及積壓貨款的利息等,都將是一筆不菲的開支。為此公司決策層作出“生產不能停,外貿轉內貿”的決定。
謀定而后動。公司首先聯系供應鏈關聯企業(yè)降低庫存資金壓力,同時分析國內市場走勢,嘗試設計兩款高性價比的羊絨雙面呢女裝面料。公司上下團結一心,共克時艱,尤其是研發(fā)團隊十分給力:2天確定面料組織配比,5天做出面料樣品,再在2天內制成樣衣供企業(yè)選擇。考慮到下游企業(yè)的資金壓力,手感更好的新款面料單價從每米220元降到190元,國內不少生產企業(yè)聞訊而來。截至目前“中絨實業(yè)”已收到近30萬米的國內訂單,訂單生產任務排到6月,不僅補足疫情導致的“空窗期”,還擴大原本略有欠缺的國內市場。
“中絨實業(yè)”及時調轉“槍頭”,通過“換一步”使得企業(yè)發(fā)展海闊天空。這一切看似有“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的偶然性,但其實是與公司多年深耕羊絨面料市場,既有良好的上下游伙伴企業(yè),又有自身強大的研發(fā)能力分不開的。公司總經理黃傳宏說,接下來公司在招滿員工后將開足馬力生產,“隨著柯橋區(qū)‘步魚計劃’的實施,我們也將未雨綢繆,除強化羊絨面料的研發(fā),還將向高端羊絨女裝邁進,形成從羊絨紗線加工到服裝設計制造的全產業(yè)鏈,以自己的生產‘小循環(huán)’參與國際國內貿易的‘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