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線上平臺的日銷售額最高時已突破600萬元,全員營銷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我們根據當前情況對今年銷售目標進行了調整,整體銷售預期在二、三季度恢復,力爭在四季度補回損失。”2月26日,在雅戈爾總部會議室,李如成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
過去十年,沒有抓住互聯網蓬勃發展的機遇,是李如成的遺憾之一。
其實,從高調宣布“回歸服裝主業”,到去年與阿里簽訂協議,雅戈爾一直在新零售領域探索。但是,無論是電商渠道和實體門店的磨合,還是消費場景與消費時間的轉換,李如成對雅戈爾線上線下的融合度并不滿意。
疫情的沖擊是巨大的。面對線下消費寒潮,雅戈爾在全國的3000余家門店悉數關閉。另一方面,春夏季服飾在去年年底就已生產完畢,眼看新款成庫存,如何另辟蹊徑拓寬銷售渠道已是當務之急。
疫情來得猝不及防,但李如成也不算毫無準備。從去年開始,雅戈爾在上海、重慶的團隊就開始試點微商城運營。攜手阿里后,雙方在智能制造、供應鏈、新零售等方面也開展了一系列合作,各項技術已相對成熟。
2月13日上午,李如成面對攝像鏡頭,一人端坐在本可以容納100人的會議室。“全體員工要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礎上,學會線上銷售技能,加入銷售大軍。”一場萬人視頻會議,讓全體員工邁進了新零售的大門。
隨后,專職人員對全體員工進行了微商城營銷操作和技巧的培訓,并進行了實時線上答疑。一時,微信群、朋友圈成了雅戈爾疫情下的“主戰場”。“羽絨服折扣,這個季節買剛好,抓緊”“有喜歡的找我領券”……下到車間工人,上到管理層紛紛“參戰”,借助發放專屬優惠券等方式吸引用戶消費,拉動銷售增長。
與實體店相比,瀏覽線上商城更方便快捷。除了雅戈爾的“鎮店爆款”襯衫、西裝等,更具設計感的休閑服飾、女式套裝等的銷量也非常可觀。
更讓李如成感到意外的是,旗下品牌漢麻世家一款價值近萬元的高端羽絨被也屢次沖上銷售榜——雅戈爾的潛在客戶,也許比他想象的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