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中國制造2025》戰略部署,鼓勵中國服裝優質制造企業追求卓越品質,不斷提升企業品牌價值和中國服裝制造品牌整體形象。中國服裝優質制造商聯盟在聯盟內部首批甄選十家優質制造企業,通過企業家專訪、實地考察、行業大咖評價等一系列舉措,深度挖掘企業在設計研發、生產制造、質量管理、營銷服務等全過程的創新思路、方法和路徑,并充分發揮各類媒體的作用,在全行業、全社會、全領域進行廣泛宣傳推廣,塑造新時期中國服裝制造新榜樣、新楷模。
10萬平方米的總部廠、15家分廠、近300家代加工廠,誰能想到這樣一個規模宏大的生產基地,只為生產一只只小小的襪子?
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家企業每年生產12億雙襪子,僅襪子一個品種的出口金額就超過2億美元。包括耐克、彪馬、優衣庫等全球36個知名品牌,竟都是這企業的客戶。
是什么理念能讓這家企業的主人專注襪業代工20年,只愿做品牌背后的“隱形冠軍”?他是怎樣看待襪業市場的?又是怎樣規劃自身企業的?
這一次,就讓我們帶領大家走進中昊襪業,對話上海中昊針織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寶霖。
以下為采訪實錄:
記者:您是如何看待優質制造的?
高寶霖:優質制造我個人認為它的核心是效率,要用最高效的機器、最熟練的工人以及最優良的管理去實現優質制造。
記者:您是如何看待目前的襪業市場?
高寶霖:襪業市場從20年前日本自東南亞往中國轉移,東南亞經濟危機之后到2002年中國加入WTO,它和其他的紡織服裝一樣,一直處于上升的狀態。在中國加入WTO之后,我們主要的市場就是歐美市場,特別是美國取消了配額,巨大的市場能量使我們的產能每年在擴大。經過20多年持之以恒的努力,目前我們現在在襪子出口數量上已經是相當可觀,連續15年是國內襪子出口第一,在世界市場上我們也有一定的話語權。
記者:您是怎樣看待當前的內銷市場?
高寶霖:世界上最大的單一日用品消費國是美國,2018年的日用消費品數額是6.5萬億美金。中國2018年的日用品消費額、社會商品是38萬億人民幣,兩個金額相當,但美國的人口是3.5億人,而中國是14億人,所以說中國的市場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中美貿易戰之后,我們發現雖然當前消費者追求個性,但高值高價的人群還是比較少,我們基于消費人群對價格的敏感度特點為國內市場量身定做了幾款產品,通過電商渠道用很短時間就做到品類前三,所以我們認為國內市場只要物美價廉,還是會有很大的潛力。
記者:您在公司智能制造方面有做哪些方面的措施或者部署?
高寶霖:我們十年前就從意大利進口最新的自動化的智能制造設備,可以說我們在上海以及上海以外的企業,全是用全自動的機器設備制造。所以說在產能優化和制造智能化上面應該是比同行要更早一步。
記者:作為制造企業,您是如何看待進行高質量發展的?
高寶霖:很多人會認為紡織服裝是低質量的、勞動密集型,但其實不是。各行各業,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認為將紡織服裝傳統行業持久的傳承下去并保持好品質才是比一時的高質量更重要的事,做大做強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做長久才是最難的事。
記者:您認為制造企業做好一個好產品應該做好哪幾個維度的工作?
高寶霖:我認為首先一個要找到潛在的好客戶,有了潛在的好客戶和合作伙伴,你才能做出符合市場需要產品,沒有市場需要的產品都是假想。
記者:您是如何看待襪業與藝術的結合?
高寶霖:襪業的本身與藝術關聯不是太大,因為它屬于附件類,是穿在腳底下的內衣,雖然也有一些把襪子產品和藝術結合起來,像360度印花中將繪畫中的設計元素放在襪子里織出來,但這是一個襪子品類中的一小部分,而小眾產品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只做補充。
記者:能否跟分享一下您在經營管理方面的理念或者哲學?
高寶霖:沒有什么哲學,就是少開會,少總結。像做數學題一樣,一個數學題可能有很多解法,不一定老板的解法就是對的。所以說相信手下,結果好,一切就好,答案對就是對的。
記者:能否分享一下企業或者是自身品牌未來的一些規劃?
高寶霖:順其自然,比方說中美貿易戰迫使我做一些內銷,而新出來的一些銷售方式和社交新媒體的平臺,又讓我們公司的品牌通過這些新的渠道實現了更好的銷售,這是一個很好的渠道。
記者:你是怎樣看待當前的社交媒體或數字化營銷的?
高寶霖:因為我過去就是做出口的企業,通過數字營銷,包括目前出現的如亞馬遜、像Facebook這些新的營銷平臺,我個人覺得都是B2C。而B2C它的分析起來是非常有個性的。它總結出來的經驗,今年總結出來的明年不一定能夠用,正如男人所總結出來的消費習慣不一定女人也能用,所以說它是傳統零售的一種分支,可能分流出很多的個性化消費,特別適合我們這種搞出口生產型公司,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利好,因為過去只能面對傳統的零售商、中間商或者批發商,而現在能夠直接面對消費者去摸索今年市場需要什么?明年市場需要什么?再過兩年會需要什么?是能夠經過這種數據分析得到消費預測方向。
記者:您是如何履行公司綠色環保理念和進行可持續發展的?
高寶霖:我們公司在上海5年前就已經開始進行綠色環保生產,綠色指標方面做的非常好,比如說我們現在用的電是太陽能,零排放。同時在噪音方面我們也采取各種保護措施,確保噪音分貝率做的最小,讓所有員工都不受噪音影響。
記者:請談一下目前企業在產品、管理、或研發設計上有哪些創新?
高寶霖:我們公司創新上面確切的講基本上是靠學,我們不是領頭羊,我們是跟風者。我們看到誰創新的不錯,有市場需求,我就跟著后面學,爭取做的比創新的更好。我們不是創新的人,但是一直跟風,長期跟風,幾十年跟風,也許自己就是創新。
記者:公司今年在設計研發方面有什么投入或者舉措嗎?
高寶霖:我們在英國、意大利、歐洲大陸、美國共有14名設計師,目前我們策劃在中國國內舉行一場中昊杯的襪子內衣設計大賽,今年已有288位設計師參加設計比賽,我認為比賽如果做得好,以后每年都會考慮舉辦一次。
記者:您是如何看待設計對公司所起到的推動作用?
高寶霖:我認為一個公司獨特的設計,往往就是賣點,但沒有任何一種設計款式是永恒不變,賣個幾十年,除非你是經典款。而針對襪子來說,也許我們可以通過設計也能創造出自己的經典款。
特別是現在個性化的B2C銷售方式,具備了一定的趨向性和一致性,所以我們就加強了設計上面的投入。用小錢辦大事,四兩撥千金。通過設計大賽,我們網羅很多接地氣,符合市場需求,特別歐美市場,包括我們中國關聯市場的一些設計師。
記者:您是如何看待中國服裝優質制造聯盟商基地——時尚工園這樣一個綜合服務平臺的?
高寶霖:我們在過去的二三十年的時候,出口也好,內銷也好,完全都是各自發揮。現在勞動力的成本在不斷上升,國際國內市場每天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國服裝協會能夠把一些優秀的企業集中起來,建立這樣聯盟,起到一個艱險時期互相學習的作用。
時尚工園最大的特點是囊括全國的優秀生產商,品牌商。那么首先一個要做一個廣告,讓大家都知道有這樣的一個品牌,有這樣一個基地,有這樣一個學習創新的基地。
如果替時尚工園謙虛的講是拋轉引玉,如果替時尚工園驕傲的講,它應該是要引領我們各行各業服裝的各行各業在一起互相學習、互相比試,互相一起在交流當中不斷創新。
而中昊襪業作為時尚工園的一份子,作為紡織服裝業的一份子,作為針織行業的一一份子,真的非常榮幸能夠在時尚工園這個大平臺的指揮下不斷的學習和成長。
“這世上沒有夕陽的產業,只有夕陽的企業。襪業雖“小”,但我會秉著“工匠精神”像松下幸之助先生講的那樣,將最好的產品像自來水一樣,以最低的成本、最低的價格源源不斷地提供別人,造福消費者,造福全社會。”——上海中昊針織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寶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