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中國制造2025》戰略部署,鼓勵中國服裝優質制造企業追求卓越品質,不斷提升企業品牌價值和中國服裝制造品牌整體形象。中國服裝優質制造商聯盟在聯盟內部首批甄選十家優質制造企業,通過企業家專訪、實地考察、行業大咖評價等一系列舉措,深度挖掘企業在設計研發、生產制造、質量管理、營銷服務等全過程的創新思路、方法和路徑,并充分發揮各類媒體的作用,在全行業、全社會、全領域進行廣泛宣傳推廣,塑造新時期中國服裝制造新榜樣、新楷模。
從2007年的60幾臺縫紉機、70幾名員工發展到如今的4個自有OPA基地、強大的海外協同優質工廠及3000余人員工,拉波尼是如何在短時間內發展這么迅速的?
海瀾之家、森馬、ZARA、波司登、雪中飛、美邦,這些熱門服裝大牌身后為何都有拉波尼這家代工廠的身影?
有人說憑借的是拉波尼自身快速反應的柔性供應鏈體系,也有人說憑借的是拉波尼團隊堅持初心、不斷創新的工作理念......那么答案究竟是什么?
2019年12月初,我們帶著這些疑問對拉波尼董事長陳開恩進行了專訪。
以下為采訪實錄:
記者:從“家庭式小作坊”起步,您是如何一路發展并成功升級為中國服裝優質制造企業的?
陳開恩:我認為這世界上從不存在一蹴而就的成功,在如何打造一家優質服裝制造企業的路上我花費了很多心血,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簡單分享一下。
第一個是客戶角度,我們優質制造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必須要面向客戶,除了能夠為消費者提供質量方面的保證,還要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向客戶提供準確的服務。
第二個是規章制度,“無規矩不成方圓”,想要打造好企業也是同理,必須要有完善的規章體系,比如說在我們整個生產過程當中,針對產前準備、生產過程、以及產品售后等各方面都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規章制度,這樣才能使生產過程安全平穩。
第三個是員工角度,一定不能給予員工過強的勞動強度,要盡量給提供員工一個安全、穩定、綠色、健康的環境,這樣才會有利于員工對產品制造的把控,從而有效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
第四個是社會資源角度,一定要盡量減少浪費和對社會環境的破壞。
記者:目前各服裝企業都在智能制造方面積極做出調整和升級,您認為智能制造在優質制造當中是承擔著怎樣的一個角色?
陳開恩:我認為智能制造是優質制造中重要的一環,過去我們對智能制造最初的理解是機器換人,而現在我對它的理解則是能夠快速去捕捉市場需求并通過有效的生產組織及時去滿足這個需求。
記者:您認為智能制造是由什么構建而成的?
陳開恩:由機器自動化、信息化及技術的積累構建而成,它必須是井然有序,且要保證在生產的各個環節中所有信息都是互通的。
我認為在產業上下游和供應鏈前后做到快速協同發展是智能制造非常核心的一個部分也是目前我們正在探索的一個部分。
記者:您在探索智能制造過程中有做過哪些部署?
陳開恩:精益生產是第一個,它是支持智能制造的最基礎部分,拉波尼從2009年就開始搞單件生產的精益化設計,如果離開精益生產這個理念,或者對精益生產沒有進行實質性轉化執行,那么智能制造可能只是一個喊得很空的口號。
其次是機器換人,拉波尼是從2013年開始就進行大量的機器換人工作,因為我們深刻意識到當前中國人口紅利正在逐漸消失,擁有技術沉淀的工人也越來越少,所以為了改變完全依靠工人生產的狀況,當時就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做自動化改造,通過提高設備質量來保證產品品質和效率。
最后一個就是信息化管理,我們從2016年就開始將精力更多的放在信息化建設上,努力去做一些供應鏈上下游及公司內部的協調管理。但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歷程,迄今為止,我認為國內還沒有一套很完善的流程去服務于我們這個產業,而在這方面拉波尼也還在不斷的在探索中。
記者:拉波尼在轉變或升級當中,有遇到過哪些挑戰?
陳開恩:一個公司在發展過程中肯定會或多或少的遇見各種挑戰,而拉波尼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戰應該是如何認清正確發展方向并協同打通道路。
現在很多軟件公司都是專注于信息開發的某一個領域,相當于一座座孤島。但當今市場變化很快,對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想要對他們之前的產品進行更新換代就必須要協同打通、同步升級,所以在這之前就要做好事先溝通工作,也就是協同發展,這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而在這件事情上我們團隊花費了三年多的時間才小有成就,但我們從未退縮,因為我們團隊一致認為只要方向對了,任何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哪怕是一件事重復做很多遍。
記者:現在很多企業都在積極進行創新發展之路,您認為未來拉波尼在創新層面會有哪些規劃呢?
陳開恩:我覺得創新是一條永無止境的路,很幸運的是當前中國科技的高速發展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可供選擇的創新機會。比如說現在我們看到很多航空抗寒材料正在日益替代傳統的保暖填充物,這是材料的創新。同時科技的發展也有力支撐了產品設計的創新,滿足我們對更高層次的美感需求,而這些拉波尼都可以參與其中。
當然除了材料創新和產品設計創新外,管理創新也很重要。因為只有不斷進行創新管理才能協調好各部門上下游之間的發展關系,從而提高工作效率。針對這一點,拉波尼目前也還是處于一個實驗階段,希望未來會有所突破。
記者:您如何看待中國服裝協會打造的中國服裝優質制造商聯盟基地——時尚工園?
陳開恩:在過去人們的認知中,服裝制造端可能是整個服裝從生產到銷售最為底層的一端,但隨著服裝產業的不斷發展,制造業的位置早已“扶搖直上”,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而中國服裝協會能夠前瞻性的看到這種趨勢,從供應鏈最開始的端口——制造業去做整合布局,吸引品牌,對接品牌,這是一件非常正確的事情。所以時尚工園剛剛推出來的時候,我感到很興奮,因為這是中國服裝協會倡導的,打造的是中國服裝優質制造國家隊,一定會吸引有很多優質資源涌入時尚工園。
記者:您如何評價時尚工園開園以來舉辦的這些活動?
陳開恩:時尚工園從創辦至今短短一年間舉辦了各種沙龍、對接會、培訓和走訪等等,切切實實幫助我們這些入園企業對接上了一些優質資源。但對接只是一個開始,怎么跟客戶更加長久的走下去才是我們企業需要深度考慮的問題,所以面對中國服裝協會給我們這些入園企業所授予“中國服裝優質制造商”稱號,我們一定要對的起這份榮譽,好好約束自己、改變自己,靠自己的實力去滿足客戶的需求。
記者:您對時尚工園未來有著怎樣的期待?
陳開恩:我希望時尚工園未來能夠越辦越好,吸引更多不僅限于品牌商的客戶,包括:區域品牌、集合店、零售商等等。因為我覺得只有持續不斷的吸引客戶過來尋找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滿足目標需求,這個平臺才會生生不息。
“打造協同、敏捷、柔性的供應鏈,是服裝制造業在市場競爭中立足的關鍵,拉波尼只是中國服裝柔性供應鏈的探索者,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路雖遠,行則將至。”
——拉波尼董事長陳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