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工序是印染生產的重要工序,由于水的酸堿度、硬度和重金屬離子對染色會有影響,所以染色工序對水質的要求也比較高。按照傳統的做法,染色用水大多采用自來水、符合條件的中水或者經過處理后的凈水。然而,記者在石獅市萬峰盛漂染織造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看到,進入染缸的卻是濃黑的印染廢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白色的坯布在染缸中最終被染成了大紅色,染過的廢水不用排放,可以循環使用多次。
據該公司副總經理、技術負責人李接代介紹,這樣的工藝不僅可以減少染色用水、廢水排放量90%以上,而且生產出來的布料質量指標均達到或優于傳統染色工藝。這項創新性染色工藝,是合成纖維織物一浴法印染廢水循環染色技術的突破。這項成果徹底顛覆了傳統工藝,專家認為該項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石獅市萬峰盛漂染織造有限公司完全依靠自主創新,其“合成纖維織物一浴法印染廢水循環染色技術及應用”成果榮獲“紡織之光”2018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項目名稱:合成纖維織物一浴法印染廢水循環染色技術及應用
完成單位:石獅市萬峰盛漂染織造有限公司
完成人員:李接代、鄭標鈔、鄭標游、李忠枝、李園枝、蔡飛挺、謝運明、涂鐵軍、余豐林、王金亮
所獲獎項:“紡織之光”2018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神奇的奧秘:出“淤泥”而不染
印染廢水不用處理,直接回用,染出的布料質量更優,若不是親眼所見,很難相信這是真的。這樣的“傳奇”是如何締造的?李接代用“出淤泥而不染”形象地道出“傳奇”背后的奧秘:通過自主研發的染料和助劑,能夠做到布面不吸收廢水中的“臟東西”,而是精準地吸附染料。從2016年開始研發,到2017年投產,李接代帶領攻關團隊度過了一個個不眠之夜,經過無數次的試驗,最終讓“傳奇”成真。
據了解,該技術有三大創新點,一是研究了傳統染色工藝的退、染、洗工序中對工作液的不同要求,開發了一浴法短流程染色工藝,突破傳統染色的多浴多步工藝,實現一浴一步染色;研究了滌綸、錦綸織物一浴法染色工藝參數,形成了全色系染色配方,建立了完整的工藝參數數據庫。二是針對傳統染色工藝的退、染、洗均需使用新鮮水,該項目開發了廢水染色工藝,首次實現了印染廢水不經任何生化物化處理可多次直接循環使用。三是通過對現有生產流程和設備的管路改造,建立生產過程水平衡系統,實現了對印染廢水及其熱量在生產過程中的多次循環利用。
據李接代介紹,目前,合成纖維織物一浴法印染廢水循環染色已經實現了規模化生產,在前處理、染色、還原清洗、多道水洗工序中全部使用廢水。該技術顛覆了傳統印染用水標準要求;大幅縮短工藝流程;大量節約能源和水資源;大幅降低廢水排放量和廢水處理成本;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和效益。
此外,與傳統工藝相比,該項技術節水并減少廢水排放90%以上,能耗下降40%~60%,單位產品CODCr產生量下降25%左右,廢水熱能回收利用率90%以上,節約助劑30%左右。與傳統染色技術相比,一浴法廢水循環染色工藝交貨期短,產品質量更好。近三年來,公司累計取得直接經濟效益3.93億元,利稅0.424億元;間接經濟效益25.6億元,經濟效益顯著。
創新的背后:倒逼企業減排
記者注意到,該項科技成果完全由萬峰盛漂染織造有限公司獨家完成,按照公司總經理鄭標鈔的話說:“這項技術創新非常不同,它來自生產車間,攻關在生產一線,又應用在生產實際。”是什么力量,讓一項革命性的技術誕生在一家民營企業?
“這都是被逼出來的。”鄭標鈔解釋說,以前企業的排放指標是1萬噸/天,隨著環保政策日趨嚴格,現在的指標只有1千噸/天,面對這樣的硬指標,“要么停產關門,要么創新拼出一條路。”顯然,在印染行業打拼了十多年的萬峰盛選擇了后者。
實際上,萬峰盛多年來始終注重科技創新,建立了標準化環保型廠房和生產線,引進了國內外先進設備,建設具有現代化電腦配色化驗室和質量檢測中心。同時,公司研發團隊不斷進行新技術、新工藝研發。早在2009年,公司就在業內推出了“機織物退染一浴法新工藝”,憑借該項技術創新,榮獲了“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二等獎。中國印染行業協會還授予萬峰盛“中國染整創新研發生產基地”的榮譽稱號,這也是全國印染行業第一個“染整創新研發生產基地”。
近年來,受染化料成本節節攀升、工人成本居高不下、環保要求不斷升級等因素的影響,位于石獅市錦尚鎮的不少印染企業都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而萬峰盛正是靠多年的技術積累,不斷轉型升級。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萬峰盛選擇自主創新有足夠的底氣,他們自主組建技術研發團隊,從設備改良、管理升級、技術創新等方面進行突圍,對傳統工藝進行改進,從技術提升、工藝改革上尋找突破口,從小試到大試,從實驗室小樣、試樣到車間大缸試染,最終獲得成功,使得廢水循環染色取得顛覆性的突破,并投入生產線成功使用。
鄭標鈔說,以前每天的排污量在1萬噸左右,現在通過這項技術,每天只排1千噸水量,排水下降后,產量一點都沒有減少,切實做到了減排不減產。
萬峰盛的創新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他們首次實現了一浴法印染廢水循環染色,突破了傳統間歇式染色的技術局限,突破了紡織染整工業回用水水質標準,大幅度提高了生產效率,節能減排效果極其顯著,為推動行業轉型升級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面向未來,萬峰盛計劃進一步升級現有設備,進一步降低耗水、排水數據。鄭標鈔說,“未來環保政策只會越來越嚴,公司要提前做好技術規劃和儲備,創新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