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日前天津舉辦的“中國紡織規劃研究會六屆五次理事會暨紡織規劃發展論壇”上獲悉,為推動天津高新紡織工業園(以下簡稱紡織園區)的產業提升,實現空港經濟區區域經濟發展與天津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紡織園區與空港經濟區管委會共同制定了合作框架,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加快實施產能轉移。
據了解,該合作框架是根據天津自貿試驗區的相關優惠政策,按照空港經濟區的空間布局與產業定位制定的。“紡織園區的發展將在‘京津冀一體化’的整體布局上,對定位進行全面提升,將承接重點放在高附加值紡織產業項目上,同時將部分產能疏解到周邊地區,以達到更好的‘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天津紡織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經濟運行部副部長王秉祥談道。
在該合作框架下,天津紡控一方面對現有紡織生產制造企業進行產能優化,在紡織園區內逐步集中布局,形成產能規模適度、產業鏈集中、產品附加值較高的紡織生產制造基地;另一方面將紡織園區開發區域(保留的生產制造基地之外)的土地及地上建(構)筑物等資源,結合空港經濟區現有空間結構與產業布局,通過招商引資、合作開發等手段,引進高附加值的科技研發、高新制造、現代物流、金融、IT、電商等現代服務產業,承接北京轉移企業總部、科技研發總部、工程設計總部,同時為引進的產業提供經營性配套服務。此外,天津今年獲批成立自貿試驗區,也將成為天津紡織未來發展創造機遇。
有“承接”,也要有“疏解”。天津紡織的轉型升級不僅僅是產能的外遷。王秉祥表示,根據產業布局調整需要,天津紡織園區正在加快實施產能轉移。從去年開始,園區借助河北南宮地域優勢、人力資源優勢、政策優勢,為企業外遷調整邁出了第一步,為京津冀協調發展開創了良好開端。目前,南宮毛紡、棉紡織改造項目運轉正常,項目二期已經開始籌劃。未來,南宮將成為天津紡織毛紡產品生產的一個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