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見到北京凱利絲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麗絲綢”)董事長吳麗峰,她一件藍色絲綢提花短褂,琉璃發(fā)卡下卷發(fā)飛揚,優(yōu)雅俏麗的形象讓人很難將其與“15年前只身北上、打造民族絲綢品牌的女強人”聯(lián)系在一起。在古香古色的方桌旁落座后,吳麗峰微笑著為記者泡上一壺江南特有的雪水云綠茶,采訪就在淡淡的茶香和柔美多彩的絲綢世界中開始了。
吳麗峰(攝影:秦悅)
絲綢是一種生活方式
1998年,當吳麗峰著手打造民族絲綢品牌時,許多人都笑言“不可能”。如果不是在無數(shù)“NO”的聲音中頂風前進,誰也無法看到這個慢聲細語的杭州女子近乎癡狂的堅持,“如今,我做到了。”面對已經(jīng)開花結果的凱麗絲綢,吳麗峰的驕傲不言而喻。
品牌的成功建立給予了吳麗峰極大的信心:“十年前我們向顧客提供優(yōu)質(zhì)的絲綢產(chǎn)品,十年后我們開始倡導絲綢生活方式,讓絲綢生活品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讓絲綢的優(yōu)質(zhì)特性提高現(xiàn)代人的生活品質(zhì)。”或許仍有不少人搖頭嗟訝,但五年時間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意識到污染、壓力、亞健康帶來危害的同時,紛紛將目光投向凱麗絲綢所提倡的健康、舒適、有品位的生活方式。
多年打拼的吳麗峰,早已習慣了質(zhì)疑與驚嘆的循環(huán)。當記者問及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撐著她逆流而上時,吳麗峰這樣說道:“我是一個幸福的人,因為自己喜歡絲綢,對絲綢文化有深厚的情感。當一個人做著喜愛的事,而這件事又在能力范圍之內(nèi),他就很幸福。在我的思想里,只要我愿意把事情做好,并且方向是對的,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堅持攻克困難,最后一定能達到目的。”
為了將絲綢生活方式的傳播落到實處,吳麗峰總會告訴每一個即將進入凱麗絲綢的員工:“3個月試用期之后,能留下的員工一定是發(fā)自內(nèi)心熱愛絲綢的,不論你曾經(jīng)是多么復雜的人格,來到凱麗絲綢,你一定要變得很單純,揚長避短,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去享受這份工作。”
傳遞幸福感,讓更多的人喜歡絲綢,吳麗峰顯然在身體力行著。她告訴員工,在凱麗絲綢的工作很平凡,因為我們只是在幫顧客挑選適合的商品,杜絕盲目推銷,一定要做到先與顧客溝通,了解顧客內(nèi)心所需之后再介紹合適的商品。“同時我們的工作也不平凡,因為我們每一天的工作都是對古老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每接觸一個顧客,就是對古老絲綢文化進行了一次傳播,如此才能提升工作的幸福感。”吳麗峰的一席話,不難理解她耐心地為每一位來客介紹春蠶吐絲的無私,絲綢文化的博大以及絲綢生活方式的精髓,因為對她來說,絲綢已經(jīng)成為一種信仰。采訪過程中,吳麗峰總是強調(diào):“我的能力非常有限,我只是在做一件我喜歡的事兒。偉大的是這個行業(yè),是絲綢本身。”
用心感受生活的精致
誠然,生活方式影響著工作的態(tài)度,要把絲綢方式做到極致,就要有不同的生活體會。也許是被絲綢天然的特性所影響,生活中的吳麗峰非常崇尚環(huán)保,出門自帶水杯與餐具,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只要看到不文明的行為,吳麗峰絕不會袖手旁觀,即使遇到冷面孔也會好言相勸。對她來說,精致生活是要靠自身打造的:10點前不開手機,即使一個人吃飯也保持三菜一湯。出差途中,會攜一套茶具、一瓶優(yōu)質(zhì)的水,泡一壺茶,與音樂文字為伴。通常,熱心的吳麗峰會請旁邊的旅客一起品嘗香茗,多帶兩三個茶杯也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習慣。
吳麗峰喜歡喝茶,對不同茶的功效如數(shù)家珍,“上午喝綠茶可以提神,清理腸道,下午則泡有機胎菊,菊花跟普洱配在一起,泥土味就沒有了;上火喉嚨不舒服喝桑葉茶;到冬天,腸胃不太好喝紅茶……”此外,吳麗峰還能夠調(diào)制30多種花茶,并為每種茶搭配不同的音樂,“笑看人家多少事,一杯香茗度春秋。仿佛聽著雨打樹葉的聲音,負面的情緒便一掃而光。”吳麗峰就是這樣發(fā)自內(nèi)心地詮釋著生活的美好,淡然處世,不蔓不枝。
吳麗峰的一番話很容易讓人感受到其深深的幸福感與滿滿的正能量。吳麗峰表示,生活品質(zhì)跟金錢并無太大關系,“日子是要用心去體會的,要有足夠心胸去容納身邊的不盡人意。比如現(xiàn)今環(huán)境污染嚴重,身邊的不少朋友紛紛移民,我雖然向往歐洲新鮮的空氣,藍天和澈水,但我是中國人,生長在這片土地,就要接受它的一切,用自己的智慧盡可能地保護自己和家人才是硬道理。”
扮演好每個角色
作為企業(yè)家,吳麗峰是成功的,然而面對“女強人”的形容,吳麗峰卻這樣說道:“我不贊同很多人說我是事業(yè)型女人,事業(yè)與家庭本身是不沖突的,只要有心便可兩全。在外面,我是企業(yè)家;回到家,我要扮演好妻子、母親、女兒等角色,心甘情愿為家庭服務。”
工作中的吳麗峰專注而努力,按照她的話說“即使天塌下來,也要把事情按計劃完成。老總的角色到位,員工的生活才會得到保障。”
曾經(jīng)有人說,吳麗峰做的不是一個企業(yè),是一個絲綢的世外桃源,這種說法并非空穴來風。在凱麗絲綢,隨處感受到的是員工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吳麗峰對員工提出“兩條線”要求:第一是事業(yè)線,工作的時間專心工作;第二是生活線,留出時間去孝敬老人,教育孩子,夫妻和睦共處。面對團隊中上有老人需要照顧,下有孩子需要輔導學習的40歲左右的女員工,吳麗峰不主張她們加班,在出差方面也會給予照顧,“因為我也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很能體會她們的難處”。吳麗峰就是這樣的方式以身作則地傳遞著正能量。“這也是絲綢生活方式的一個方面,人不能只為了生活而活,也不能為了工作而活。如果有一份非常喜歡的事業(yè),又有美好的家庭,畫好同心圓,自然能夠體會幸福人生。對員工,對行業(yè),都是如此。企業(yè)不應盲目追求發(fā)展速度,而應當注重品質(zhì)化增長,所以絲綢事業(yè)、品牌發(fā)展、人員培養(yǎng)、團隊進步都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唯有這樣,企業(yè)才能走得長遠。對于我個人來說,堅持是最主要的,走到現(xiàn)在無論碰到任何事情都毫無怨言。”吳麗峰如是說。
不做“全能冠軍”
凱麗絲綢的前十年,吳麗峰在同行眼里是高調(diào)的,她不放過任何一個宣傳中國絲綢品牌的機會,不停地向行業(yè)領導、絲綢企業(yè)游說絲綢品牌的重要性。如今吳麗峰卻低調(diào)平和,為了將絲綢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她以自我體驗的方式,關注絲綢作為生活品對消費者日常生活的助益。“我只是堅持把選擇的事做到底。”吳麗峰如是說。
凱麗絲綢從誕生起便被賦予了打造民族品牌的使命,盡管前期政府和行業(yè)對凱麗絲綢給予了很多支持,但當時國內(nèi)的主流商場并不能完全接受。吳麗峰說:“隨著租金飆升,商業(yè)成本日益增高,彼時的商業(yè)系統(tǒng)恨不得所有品牌都能成為吸金的‘全能冠軍’。但我只專注于絲綢產(chǎn)業(yè),如果要做全能冠軍,那我勢必成為普通的服裝或者家紡品牌,而我卻是要保持本身的絲綢特性。目前凱麗絲綢專營店的多品類、多品牌集群聯(lián)合的商業(yè)模式,對絲綢業(yè)品牌發(fā)展而言是最好的。”
在吳麗峰身上,知足常樂帶來的滿足感與赤裸裸的利益競爭格格不入。她的想法純粹而堅定:憑借中國絲綢得天獨厚的優(yōu)質(zhì)資源,凱麗絲綢要將最具中國特色的絲綢生活品源源不斷地提供給消費者,并且制定最親民的價格,切切實實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zhì)。
絲綢成就了吳麗峰,吳麗峰也同樣為絲綢事業(yè)而注入了能量。常言道經(jīng)商如做人,如果商人給人的感覺像是一杯令人欲罷不能的烈酒,那么吳麗峰就像一杯清茶,淡淡清香,悠悠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