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明晟的辦公室位于柯橋城區越隆大廈19樓,從他的辦公室眺望出去,能看到鱗次櫛比的高樓和熱鬧繁華的街景。
“一個城市的繁榮需要每一幢樓發光發熱,而我則愿意成為一幢樓里一間辦公室中的某一個能量體。”傅明晟說,回到柯橋工作10年,他一直在追逐這個目標。
半路轉行的企業高管
傅明晟是紹興人,1995年畢業于浙江大學物理系。但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同年他卻考取了浙江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并在次年被公派到澳門大學學習。
“選擇物理,是因為喜愛,但我卻沒信心學精,不如轉行。”傅明晟是個很隨性的人,他笑著說,他自己也不曾想到,當初作出的這個選擇,會影響到他此后的人生。
1998年,傅明晟獲企業科學碩士學位,2003年回柯橋工作,2007年進入浙江越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任總經理。
獨到眼光瞄準“轉型”
作為一位企業的管理者,傅明晟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柯橋在紡織產業中的地位在很長時間內不會被撼動,但即便如此,也需要不斷加入新元素。為此,他提出應用“微笑曲線”理論改造紡織傳統產業,為越隆控股集團制定了產業轉移升級的戰略。
2010年,在傅明晟的操作下,越隆控股集團年產12萬噸粘膠短纖維項目成功投產,預示著該集團集纖維、紡紗、面料、家紡服飾于一體的生物纖維產業鏈開始形成。
同時,海藻纖維項目和全自動免疫細胞擴增系統項目落戶“越隆”,全新的創業和創新項目為柯橋的產業發展帶來了一絲新氣象。
把更多人才請到柯橋企業
由于傅明晟身兼物理“愛好者”和企業管理者的身份,他深深感到人才對企業、對柯橋這座城市的重要性。
在傅明晟的提議下,越隆控股集團率先引進全省紡織行業第一家院士工作站。同時,還與各大紡織類高校聯合,成立“越隆新材料研發中心”。發起的“越隆杯”中國高校紡織品設計大賽已經成為紹興地區紡織品設計賽事的“金名片”。
中國工程院姚穆院士和國家“高層次人才”重點學科信息科學領域入選者仇旻教授為代表的一批頂尖科技人才和傅明晟是“熟人”,通過傅明晟的牽線搭橋,他們紛紛前來柯橋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