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的內衣品牌和內衣企業,人們想到的或許都是地處廣州、深圳的那些品牌,但是有這樣一個品牌,創立于北方城市大連,雖然只有短短十幾年的品牌發展歷史,卻已經在國內內衣品牌中占得一席之地,并引領者中國內衣行業的發展潮流。她就是“桑扶蘭”。是什么支撐著這個獨樹一幟的北方內衣企業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的呢?用桑扶蘭集團董事長鄒積麗的話說,就是:“企業文化,是企業長久發展的原動力。”
企業文化自然形成
十幾年前的1997年,那時候中國市場上已經開始有了很多為消費者所熟知的內衣品牌,桑扶蘭只能算是個小字輩。
“雖然那時候國內的內衣品牌已經很多了,但是市場卻是個無序的市場,國內內衣企業和品牌的定位也不是很清晰,更不要說什么企業文化和品牌定位了。”鄒積麗說。作為內衣行業中品牌的一個佼佼者,在掌門人鄒積麗的談話中,卻始終沒有談到桑扶蘭的市場業績和營銷手段,卻滔滔不絕地講起了她對企業文化的見解。
在鄒積麗看來,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經營哲學,也是企業的靈魂。文化是無形的,但卻是企業內在的力量,是在企業長期運行中的一種積累與沉淀。如果沒有企業文化根基,僅僅靠企業的營銷策劃、流程再造與管理等方法與手段,是沒有辦法解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等根本問題的。
回顧桑扶蘭的成長歷程,可以用磕磕絆絆來形容,這段歷史雖然不長,但是每個階段也確確實實離不開桑扶蘭特有的企業文化。“說起企業文化,這是個比較大的課題,而對于桑扶蘭而言,從品牌創立到現在,也僅僅有十幾年的歷史,可以說還是一個處于青春期的品牌。”鄒積麗說。
桑扶蘭在1997年成立初期就在品牌發展戰略上運用了加盟、代理、直營等營銷方式,抓住了當時的市場發展機遇,迅速成長并立足下來。
“當時,根據市場需求,桑扶蘭確定的產品定位是健康、舒適、品質好、功能強。創業的初期,人才資源匱乏,因此我們要求員工必須敬業、勤奮、勇于拼搏,所以說,在那個階段的工作主要圍繞著穩定、如何讓企業生存下去的思維模式運行。”鄒積麗說,“在那個階段,企業的員工都非常團結,大家都在為企業做好做大努力著,基本上圍繞著一種求利的目的在生存,但是在發展初期,也確實沒有精力去思考企業在意識形態方面的問題。這樣的狀態下,桑扶蘭度過了創業初期的發展之路。”
正如鄒積麗所說,對于服裝行業而言,大多數的民營企業家都是創業者,都有過親身創業、艱苦奮斗,也都有著在錯綜復雜的客觀環境下洞察行業趨勢、抓住市場機會、找到贏利方式的不尋常經歷。
“領袖人物,也就是企業的經營者與企業制度和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企業的初創時期,企業的經營者是核心,經營者的經營哲學就是要贏利,要讓企業生存下去,企業文化就是以利益為導向。而制度與文化,也都是為經營者服務的。企業能否活下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經營者的個人魅力。”鄒積麗說。
以企業文化創造品牌價值最大化
“初創階段的桑扶蘭是活下來了,但是下一步面臨的是怎么活的問題。這讓桑扶蘭陷入了深入的思考。”鄒積麗說,“當時很多老員工跟著企業走過了最艱苦的七八年,在我的內心對這些老員工有一種使命感——如何融合團隊、如何引領團隊,繼續把企業發展壯大,這就不得不在意識層面做深層次的思考。最后得出的結論就是,以員工的成長來推動企業的發展,從而使員工、企業和品牌都實現價值的最大化。”
鄒積麗介紹說,在這個時期,跟隨企業多年的老員工,得到了成長與提升,逐步承擔起更重要的崗位職責,此外,公司組建了中高管團隊,共同商討決策經營管理中重大問題。可以說,員工的成長推動了企業的發展,同時也把這一段時間以來工作中形成的理念、責任、愛心、真誠、勤奮作為價值觀,力求形成大家庭的文化,統一員工思想。
然而這個階段卻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我深受日本內衣的影響,在創建品牌初期,就確立了舒適、品質和健康的理念。什么樣的胸型,要對應和適合什么樣的杯形。面料和工藝的研發要圍繞品質和舒適度為核心。”鄒積麗說,“但是內衣市場從2006年以后,尤其是女性內衣市場,很多品牌為迎合性感美的思潮,已不乏潛在和直接損害消費者健康的做法。什么刷卡文胸,什么危險曲線,確實是挺危險的。過度的擠壓,實際上影響女性的身體健康。但是這樣的產品消費者感興趣、利潤大、有市場,我們其實掙扎了很長時間,或者說在反復糾結。”
在鄒積麗看來,“贏利的思維”與企業到底要給消費者什么樣的產品潛在使命之間的矛盾,讓很多企業在不少關鍵時候都很糾結。
“說心里話,我不愿意接受社會上為了利益而炒作的一些理念,要做真正健康的理念其實已經在我心中根深蒂固,在我的團隊里,成員們站的立場和角度不同,還是會受到社會思潮的干擾和影響。這個過程其實挺痛苦的,我慶幸自己堅持了。但是因為有過猶豫和彷徨,前進的力量就不夠強大,步子邁的也不夠堅定。”鄒積麗說,“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看到很多品牌,打一槍換一炮,什么賺錢就設計什么,炒作什么,表面上好像是沒有戰略,實際上是沒有使命感和追求。”
“在成長期,桑扶蘭的目標還是一直圍繞銷售額的增長和品牌地位等方面。其實還是贏利思維,沒有仔細考慮過對行業、對客戶、對社會的使命和價值。”
追逐利益的思維是狹隘的,沒有對國家、行業、消費者和使命和追求,一旦達到一定目標,就會滿足于現實的利益,放慢了腳步。沒有遠大的理想,腳下的路就走不寬。
“我想建立一個什么樣的公司?對消費者和行業的價值是什么?這些都困擾著我,讓我不斷地陷入思考。”
以企業文化作經營哲學
文化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最高階段,沒有文化的企業可以成長,但沒有文化的企業絕對不可能實現可持續成長。“基業長青的企業都是有著優秀的企業文化,是‘道’和‘術’的運用者。”鄒積麗說。
在鄒積麗看來,“道”是指導行動的理念,“術”是具體的行動方法、方案。經營企業過程中,技術研發、市場銷售、資本運營、人事規劃等方面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還是正確而卓越的經營理念,也就是“道”。只有在“道”的指導和統帥下,才能生成、活用各種“術”,也唯有以“道”為根本,“術”的發揮才有所歸依,才具備明確的方向,否則將成為舍本之末,成為無源之水。
“參悟經營之‘道’,就需要深思‘為何經營’。這個問題每位經營者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不管答案是什么,在回答這一問題的時候,有些基本的原則是必須引起注意的。首先,經營之道必須符合真理。其次,必須順應社會法理和自然法則,也就是不違背人性與自然規律。再次,必須增益于國家和人民的福利,因為這是企業存在的本質意義。”鄒積麗說。
2011年底,桑扶蘭和專業的文化公司戰略合作,對桑扶蘭的企業文化進行了梳理和再造。桑扶蘭創建了“文化、組織、戰略三位一體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管理模式,堅持將文化管理居于組織管理和戰略管理之上,把“認真、陽光、創新、價值”的核心價值觀作為評判企業行為的標準和尺度,使文化管理在參與組織建設和戰略管理時能夠充分發揮引導、干預、修正和保障的作用。
“我們基于未來的持續發展,在傳承的基礎上,確定了企業的核心價值理念和企業使命。桑扶蘭的使命是為消費者提供健康、舒適、時尚的內衣產品,創造自在、精致的生活方式。”鄒積麗說,“健康、舒適是我們在產品上必須堅持的理念和訴求。同時,我們要通過提供產品和服務,為消費者創造自在精致的生活方式。”
正如鄒積麗所說,桑扶蘭的核心價值是“認真、陽光、創新和價值”。其中認真是求“真”、探索和遵循事物的客觀規律,是看待世界的基本觀點;陽光是態度,真誠、互信、融合;創新是方法,開放、學習、應變;價值是結果,整合、共享。
2012年,桑扶蘭把企業的核心價值理念轉換成了企業的戰略、組織、思維和行為原則,這些原則指導著企業的經營和發展。而核心價值理念作為判斷事物的唯一標準,不是哪一個領導說了就是對的。
鄒積麗深信,那些和業務直接有關的事情,都是可以改變的,但是核心價值理念卻是不能變的。桑扶蘭的“求真”,就是要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就是要符合人們對健康的追求。研究人體工學,和大連工業大學成立研究中心,研究符合人體的杯形,堅持產品的健康和舒適,就是對生命的尊重。講健康、環保好像有點唱高調,鄒積麗卻相信核心價值會轉換為實際的競爭優勢,創造企業的價值。
“企業文化是根,是企業的靈魂,而一個企業有什么樣的靈魂、有什么樣的追求,就有什么樣的未來。”鄒積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