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五○九工廠變更為際華三五○九紡織有限公司,時光更替,公司的員工換了一茬又一茬,可一位女職工卻依然在車間里,用經緯紗編織著七彩人生,編織著崇高理想。她,就是新興鑄管集團下屬際華三五○九公司后紡車間丁班輪班長、集團優秀共產黨員李群芳。
最年輕的生產班長
1979年,18歲的李群芳來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五○九工廠,成為一名細紗擋車工。從那時起,她就下定決心,要當一名出色的紡織工人。“接頭”是細紗擋車工必須熟練掌握的基本功。為了練好這項技巧,李群芳白天在機臺旁跟教練員練,晚上回宿舍拿著紗線自己練,胳膊酸了,手被勒出一道道血口,紗線走過血口,鉆心地痛。一起來的小姐妹,許多因吃不了這般苦離開了工廠,而李群芳有一種不練好不罷休的勁兒,咬牙堅持著。功夫不負有心人,3個月后,李群芳終于過了“接頭”關,在學徒工中第一個上機臺頂崗,成為后紡車間一名正式擋車工。
在工作中,李群芳每天第一個到崗,提前做好接班準備工作。接班后,在她眼睛里、腦子里,只有細紗機,只有經紗緯紗。一天下來,她要走60多里路,腰酸腿疼。耕耘和收獲是對孿生姐妹,1年后,在全廠同臺位產量和質量競賽中,李群芳得了第一名,被廠里評為先進生產者。1983年,由于李群芳的技術水平和業務知識得到了全面提高,輪班任命李群芳擔任小組生產班長,成為工廠里最年輕的生產班長。在新的崗位上,她狠抓班組管理,團結小組職工努力促進生產發展,小組榮獲工廠“紅旗班組”的光榮稱號。
做一名優秀黨員
1987年,是李群芳感到無比自豪的日子。這一年,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此時的李群芳心中有了新理想:“我不僅要當操作能手、技術骨干,還要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車間里技術要求高和最難干的活,她總是沖在最前面。小組生產新產品時,她勤巡回,嚴格把關。憑著過硬的技術,她所在小組的產量最高,產品質量是車間最好的。1997年,已是工廠技術能手的李群芳被工廠聘為教練員,2006年又被聘為輪班長。
在生產中,李群芳積極抓好班組管理,提前上班,安排協調生產工作,對清潔、操作、紗支改紡、勞動紀律等情況進行檢查;延遲下班,對接班者交待清楚生產及機臺改支的情況。春節過后開冷車,李群芳不顧寒冷的氣溫,提前2個小時趕到車間,對機臺進行檢查,對各項事情進行安排,與同事們一起開出一臺,接齊一臺,再開一臺,不到正常的上班時間,細紗機已齊刷刷地開出了。有一段時期,工廠人員流動比較頻繁,熟練工人相對不足,嚴重地制約了產品的一級率。李群芳急工廠所急,運用自己高超的操作技能,經常協助教練員幫教新工人,進行單項操作練兵。她認真、細致、規范,手把手指教,使新工人的技術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李群芳對員工關心體貼,員工有困難盡力幫助解決。車間青工李莎莎是一名外來務工人員,由于受不了紡織工作的勞累,一度打起了“退堂鼓”。李群芳關心培養她,給她講自己和工廠勞模的成長歷程和先進事跡,使李莎莎堅定了做好一名紡織工人的決心,很快成為生產上的新秀,被工廠評為“優秀共青團員”和“十佳崗位能手”。
31年不后悔
2007年,三五○九工廠改制為際華三五○九公司。李群芳認為,雖然企業“身份”變了,但自己作為共產黨員的身份沒有變,是黨員就得干出個黨員樣兒。在輪班長管理崗位上,李群芳更加盡職盡責。紡織企業的后紡車間多工種、多機臺,產品供應也不盡相同,肩負著確保后道工序生產的重任。為保證上下各工序的正常生產,李群芳每天在車間轉,摸索容易出現瓶頸的問題并及時加以整改,嚴格加強生產管理工作,班組競賽成績名列前茅。
31年過去了,人生的花季也悄然而去。有人問李群芳:“你把一生的心血都奉獻給了公司,不后悔嗎?”李群芳說:“對家庭、對丈夫孩子,我有一種歉疚,而對工作和事業來說,我從來沒有后悔過,因為我是一名共產黨員。”
如今,李群芳的女兒已經成家并生子。已“升級”為外祖母的李群芳還有1年時間就要退休了。女兒心疼母親,曾勸李群芳:“你已經這么大年紀了,家里的條件也很好,還有1年就退休了,何必那么辛苦!”李群芳笑著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就要身體力行。我在這個崗位上一天,就要把這份工作做好,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崗。”
這樸素無華的語言,足以使那些時時為個人利益盤算的人心靈受到震撼。正是她這種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和先人后己的高尚精神,贏得了廣大員工的尊敬。2010年,李群芳被新興鑄管集團公司評為“優秀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