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品牌已經開始使用身體掃描數據來修改服裝尺碼,并幫助客戶找到合適的衣服。
隨著服裝市場的發展,定制服飾成為了新的趨勢。但是,定制衣物過于復雜并由此導致的較高成本讓不少用戶知難而退。沒錯,大數據發威,開始通過掃描技術同數據庫的協作更好地為用戶的定制服務。stantt公司在掃描用戶身體后會建立50個不同的尺碼模型,希望提供與量身裁衣一樣好,但更快速、更廉價的替代選擇。
服裝品牌已經開始使用身體掃描數據來修改服裝尺碼,并幫助客戶找到合適的衣服。但Kickstarter上的一個新集資項目要更進了一步,從零開始制作尺碼。Stantt在掃描身體后會建立50個不同的尺碼模型,希望提供與量身裁衣一樣好,但更快速、更廉價的替代選擇。
Stantt的創始人馬特·霍恩巴克(Matt Hornbuckle)最初掃描了超過1000名年齡在25至35歲之間的男子身體。每次掃描都有約200個身體測量項目。他將測量項目數縮小至三大主要測量項目:胸圍、腰圍和袖長,以確定襯衫是否合適。霍恩巴克利用收集到的數據,從各種身體數字模型上制作新的尺碼。
現在,多家服裝店使用個人身體掃描確定或制作一種尺碼。Stantt的不同之處在于,其使用已經收集到的數據預測客戶身體可能屬于哪種尺碼。你不需要親自掃描身體,只需在家量身并輸入三個數字。Stantt已經按照這些測量數據制作了尺碼,你不需要等待襯衫真正制作出來才知道是否合身。要訂購一件Stantt襯衫,客戶只需輸入他們的測量數據,相應的尺碼就會立刻發送出去。
霍恩巴克稱,在將他的數據與流行品牌進行對比后,他發現標準的小號、中號、大號尺碼只適合15%左右的男性。但Stantt不是要與大消費品牌競爭。
霍恩巴克告訴我:“如果你看一些有很多人購物的大服裝店,會發現他們的休閑襯衫有50種不同的風格,有6-7種尺碼,那些數字加起來數量很大。我們現在所關注的是真正簡單和直接的道路。我們將繼續只關注最基本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