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新興際華集團舉辦的,以了解“225”管理創新體系為主旨的“走進新國企”活動中,記者參觀了集團旗下際華三五零二職業裝有限公司。作為集團紡織板塊中最早推進“225”管理創新體系的重點企業,公司憑借該體系在2012年實現營業收入30.2億元,利潤9300多萬元。在行業轉型升級的呼聲中,具有高附加值的功能性產品成為3502公司未來重點的發展項目,特別是此次再助神舟飛天,凸顯3502公司在功能性服裝研發生產領域的優勢與奉獻精神。
推進“225”體系 創新企業管理
走進三五零二職業裝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標有不同產品雙模化生產班組的牌子赫然醒目,工人們在各自的崗位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每一道工序的生產。與普通的職業裝生產企業不同,曾經的軍企身份讓3502公司一直秉承“軍品是政治”的經營理念,許多生產任務不僅數量多而且時間緊。比如2003年,公司僅用3天就生產出15個品種、14萬套“非典”防護產品,緊急送往北京小湯山醫院,并成功研制出“生物防護服”系列產品。這樣大規模嚴要求的生產任務如何在短時間內保質保量的完成?3502公司靠的不僅是堅持黨、國家和軍隊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更有一套嚴格有序的管理體系作為保障。
據公司黨委書記張鳳林介紹,近年來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和行業的發展,公司同樣迫切需要轉型升級,而集團的“225”管理創新體系正是驅動其逆勢上揚的內因。
“我們深化‘雙五體系’建設,建立四級包保體系,完善建立利潤、價格、成本數據庫,完善四級評價、考核和激勵體系。其次學習臺塑,深化‘兩制’梳理公司的管理流程,完善規章制度,理順銷售總公司、職業裝研究院、服裝總廠價格體系,完善對內、對外賣單制度,真正實現生產與銷售、企業與市場直接對接。成立管控中心,對材料、工序單價、人力定額和勞動效率等進行管控;成立采購部,集中招標、比質比價采購;成立物流中心,統一管理物流運輸業務,降低運輸成本。”張鳳林進一步介紹道,公司構建“兩個中心”,把內部分解成231個利潤中心、123個成本中心,制定了產品賣單價格、原材料采購最高限價、內部水電汽價格等內部買斷價格體系,“兩個中心”按照“雙五體系”形成閉環管理。公司探索服裝生產“雙模化”新模式,降本提效,提升管理,促進了公司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能密集型”的轉型。
以結構彌補原料不足 功能性服裝助升級
今年一季度,公司相繼推出防輻射、防靜電、防酸堿、防風速干、防油拒水、防蚊蟲、夜光、阻燃等功能性服裝。3502公司職業裝研究院院長劉壯洪告訴記者:“無論是軍隊著裝還是民用市場需求都在向功能性產品轉變,這將成為我們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點發展方向。”
引領市場銷售、進行前瞻性研發、為市場提供基礎是研究院的主要任務,而功能化、配套化、美觀化、舒適化亦成為3502公司每季度發布新品的主要目標。除了軍隊的換裝任務,公司還承擔了國家新式工商服、稅務服、鐵路服、法院夏服等行業制服的設計開發、標準起草工作以及重大換裝任務,“在保證職業裝不同功能的基礎上,我們在設計成衣的過程中要重點考慮穿著的美觀程度與舒適性,爭取用服裝結構彌補原材料功能的不足。”劉壯洪說,收集功能性面料進行成衣的設計研發是研究院的優勢所在。
在功能性產品中,發布阻燃服并不新鮮,但談及此次發布的功能性新品,劉壯洪卻頗為自豪,“功能性服裝的完善不僅是面料領域的,通過改變服裝結構也可以使其性能得到改善,比如阻燃服,以往的阻燃防護服笨重、不易穿著,細節設計不到位會大大降低阻燃效果,這次我們發布的新品在袖口、領口、內襯等細節上下功夫,不留縫隙,避免火苗竄入。此外,在防滑劑方便穿戴上加大綜合研發,使服裝的防護性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應用。”
與此同時,通過與軍隊、國家機關多年的合作,職業裝研究院積累了幾十萬人體測量數據,多次參與國家相關職業裝標準的制定起草工作。這一系列的工作提高了服裝的合體率,同時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據劉壯洪介紹,職業裝研究院積極實踐集團“225”管理體系,以研發設計快速反應為前提,信息化為基礎,建立研發設計模塊快速反應系統;以生產組織模式的模塊化為核心,建立不同品種、不同流水形式的模塊化生產組織模式;以模板的研發配置為關鍵,建立生產加工工藝的模板化,達到精益化和標準化生產的目標。把公司“勞動密集型”向“技能密集型”轉型的目標落實到生產研發的每一個細節。
從去年6月淘汰落后產能開始,經過一年時間的艱苦奮斗,凝聚著成都絲麗雅集團全體建設者智慧、心血和汗水的粘膠短纖技改工程于6月10日竣工投產。幾位員工手捧生產出的第一批粘膠短纖,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