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部分學生服被檢出含有致癌物,引起了臨沂市廣大家長對兒童服裝質量問題的廣泛專注。那么,山東省臨沂市中小學生所穿的服裝是否安全呢?5月23日,記者跟隨臨沂市質監局纖維檢驗所執法人員就學生服裝、床上用品、幼兒園兒童服裝、玩具等纖維制品質量進行專項執法檢查。
上午9點,執法人員來到了沂蒙百貨大樓二樓童裝區,執法檢查人員詳細察看了所售兒童服裝的標識、標牌以及經營商的有關資格證書。市質監局纖維檢驗所稽查一科科長李健宏告訴記者:“這里的兒童服裝外觀、標識都比較齊全和規范,并且經營商還提供了產品合格檢驗報告、代碼證、商標使用證、納稅證明和生產企業營業執照,證照齊全,市民可以放心購買。”
隨后,在市區快樂寶寶幼兒園,執法檢查人員抽檢了被褥情況;在費縣教育服裝廠現場察看了校服的生產過程,并查閱了布料質量和校服標識,執法檢查人員表示均合格。
“本次檢查是為了保障兒童服裝質量安全,維護兒童的身體健康,檢查對象主要是學校、幼兒園及全市范圍內嬰幼兒童服裝、纖維玩具的生產及經營企業;主要檢驗國家強制性安全技術指標及兒童服裝產品標準中規定的項目。”當記者問到臨沂市學生所穿的校服是否存在安全質量問題時,李健宏告訴記者,“由于臨沂市學生所穿的校服都是統一招標、定點生產,產品質量能夠有所保證,所以廣大家長可以放心。”
此次執法檢查歷時11天,共出動執法人員50余人次,抽查51批次產品。經檢驗,合格47批次,不合格4批次,產品抽樣合格率為92%。主要存在纖維成分含量、做工質量和標識等不合格,甲醛、PH值、色牢度等安全技術指標不合格等問題。部分產品供應商質量意識不高、對標準了解不透徹、對產品標識不夠重視以及服裝設計存在缺陷是導致這些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
對此次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執法人員將依據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以切實增強行業自律能力,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瑯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