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在遼寧舉辦的一次盛會,十二運受到了諸多關注。每屆體育盛會上,服裝的亮相都是最引人關注的元素之一。5月15日,本報走進負責十二運服裝設計的大連工業大學服裝學院,了解到十二運服裝設計的幕后故事。
十二運頒獎禮服將在營口首亮相
5月18日,十二運的第二個比賽項目馬拉松比賽將在營口鲅魚圈舉行。5月17日,在營口鲅魚圈舉行的十二運馬拉松比賽前一天,十二運頒獎禮儀服裝將在頒獎彩排中首次亮相。大多數人不知道,在亮相之前,這10套衣服將經過多少人怎樣的努力才能夠一環扣一環準時地送至頒獎禮儀志愿者手中。
昨日下午,在十二運頒獎禮儀服裝的設計單位——大連工業大學服裝學院,院長潘力和服裝藝術設計系主任王翮也正在等待這10套衣服。正在加班加點趕制這10套服裝的合作加工廠,很有可能5月16日晚上才能最終完工,將服裝送到工業大學的服裝學院。這10套服裝將在5月17日的清早,被火速送到營口鲅魚圈。10位年輕女性志愿者將穿上為她們量身定做的禮儀服裝參加彩排。18日,十二運頒獎禮儀服裝就將正式亮相于全國觀眾面前。潘力說,十二運頒獎禮儀服裝樣式為職業套裝。從頒獎禮儀服裝確定樣式到最終做出10套成品,時間不足1個月。
禮儀套裝類似空姐服裝并搭配絲巾
昨日,在大連工業大學服裝學院,記者并沒有見到將要在營口鲅魚圈首次亮相的十二運頒獎禮儀服裝,甚至連它的設計圖都沒有看到。
潘力告訴記者,“最終制作出的成品套裝與設計圖相比會發生一些更改,因為時間很緊,組委會的這些更改意見甚至來不及體現在一張新的設計圖稿中,只能是與大連的加工工廠密切合作直接在生產中改。”
禮儀套裝的樣子如何?從系主任王翮的介紹中,可以體會一二。整體上,服裝風格端莊、大方、簡樸;樣式為職業套裝,類似空姐服裝;顏色為大紅色。“之所以選擇紅色,是因為紅色象征吉祥、喜氣、熱烈、奔放、激情、斗志,這既是傳統的顏色,也是體現中華民族特色的顏色。”潘力說。
據介紹,禮儀服裝在設計中融入了遼寧省省花天女花的元素,這一元素在蝴蝶結上面的圖案中有所體現。從設計的含義角度來說,服裝將傳統文化、全運精神、遼寧特色結合起來,凝聚著繼往開來的精神、寓意著全運會的勝利召開。
設計人員在職業套裝中還強調了腰線的細節,以令擔任禮儀志愿者的女孩子們顯示出挺拔苗條的身姿。另外,針對整體套裝的風格,服裝學院還專門定制了絲巾。
“幾經易稿。最終的這套設計方案雖然簡潔,但我們也努力為它融入美的元素,這是我們學院為十二運用心獻出的作品。”——大連工業大學服裝學院院長潘力
細節
制作一套服裝需量20多個尺寸
王翮說,十二運頒獎禮儀服裝制作按照“單量、單裁、單做”的標準來進行。首批亮相的這10套服裝,完全是按照已經確定好的10位志愿者女孩的身材量體定制的。為給這些女孩子制作合體的服裝,需要采集的數據包括20多個尺寸:身高、腰圍、腰至臀長、腿外側長、膝高、坐姿頸椎點高、頸圍、膝圍、頸椎點高、頸椎點至膝彎長、頸椎點至腕長、頸椎至膝彎長、臂長、背腰長、前腰長、肩寬、背寬等等。
記者獲悉,十二運頒獎目前確定的頒獎禮儀人員為320人,將來根據情況可能會增加至350人,所以禮儀服裝預計將制作320套至350套。禮儀服裝的成本大約為每套數百元。
幕后
一年半里數度易稿
雖然最終確定的十二運禮儀服裝為禮儀套裝,但昨天在潘力的辦公室里,記者見到的多幅設計圖和多件樣品都是各種款式、各種質地、各種顏色的旗袍。這些設計作品曾獲得組委會的肯定,但最終經過多方面考量,組委會將禮儀服裝定為套裝。
2011年11月,第十二屆全運會組委會向社會公開征集全運會獎牌、獲獎證書及頒獎禮儀服裝設計方案。“接到征集通知之后,服裝學院組織師生進行設計和創意,在上千份稿件中幾經遴選修改,最終確定了6套服裝。”去年3月,組委會將大連工業大學服裝學院確定為十二運禮儀服裝設計的唯一入選單位。
“服裝學院創作團隊首先查閱了近年來國內外大型運動會的頒獎禮儀服裝設計方案;其次是深入發掘遼寧省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中華龍鳥、紅山文化、滿清歷史、旗袍、體育之鄉等元素為本屆禮儀服裝的設計提供了豐富的文化理念。”潘力介紹,創作團隊經過多次篩選和比較,最終選拔了更能夠體現遼寧特色的五個系列禮儀服裝進行制作。為此,曾有老師遠赴杭州、廣州等地選擇材料及考察工藝,最終經過多次討論及反復修改比較,在20余套樣衣當中選出三組服裝成為最終候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