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男裝高級定制已經成為男裝品牌開疆拓土的一個新領域。曾經一批批叱咤風云的男裝商務品牌,如今都紛紛將自己的發展之路定位在高級定制上。與女裝定制不同的是,男裝定制似乎有更廣泛的市場與消費者,于是這一場男裝定制的競爭之戰,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愈演愈烈。
高級定制不是奢侈品
今年的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2013)男裝館中,備受矚目的當屬劃分成獨立區域的高級定制展區。其中較為亮眼的,則是久違6年之后再度參展的莊吉男裝。這個從溫州走向全國乃至世界的男裝品牌,如今也正在向男裝定制規模化前進。
“最近聽很多人談男裝高級定制,但每個人的想法和思路都不一樣。一些外國品牌一直強調定制就是奢侈品消費,一定要走高端、全手工,定制師傅必須要有幾十年的經驗,這樣才是高級定制。但依我看來,這樣的觀念不符合中國的消費市場。做企業首先要贏利,要減少生產風險而提高利潤。中國的高級定制,就要做大眾化、規模化的男裝定制。”曾經是溫州服裝商會會長的莊吉男裝掌門人陳敏,如今一門心思的只專注于男裝定制,談起定制業務,陳敏顯然用心良多。
“其實在男裝領域,有很多企業都在做定制,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做了一段時間就不做了,為什么?因為定制在他們的經營領域中成不了規模,越往后發展,這些企業就越無暇顧及定制的業務;其次,定制業務對企業有制約,單件生產和批量化生產完全不同,單件生產周期長,不能滿足定制消費者的需求;而更重要的是一些定制品牌的價位很高,受眾群體小,一般老百姓買不起,最終成不了規模化。”
在陳敏看來,做定制一定要避免幾個誤區,首先是企業要用心做定制,要改變傳統觀念積極轉型;同時消費者也不能陷入迷霧,認為高級定制就是高消費;最后是終端建設,要更注重特色與專業化,這樣才能吸引消費者。
信息化平臺最關鍵
企業如何創新轉型,男裝定制如何縮減生產周期讓顧客滿意,這些問題在陳敏看來已經不是問題。“高級定制的尖端技術就是量體,如果量體不準確,就要返工,這是制約很多企業的瓶頸。但莊吉不存在這樣的困惑。莊吉現在有84個版型,其中又分成寬松版、舒適版和修身版。莊吉會把這些板型的不同樣衣打出來放置在所有的店鋪中,讓一線店員在量體的同時可以套標準的版,然后將量體的數據輸送到總部,在總部將版型調出來進行生產,這樣既量體標準,又能保證時間迅速。”
提到莊吉的定制業務,陳敏顯得有些興奮,他說其實做定制與做男裝成衣有很大的不同,對于莊吉來說,建立信息化平臺是不小的成就。“做定制,每個店鋪的單子過來都有不同的要求,這就要依賴信息化平臺。店鋪的工作人員在量體之后,就可以進入莊吉的信息化系統,能看到上百種款式、版型圖片和面料樣板,選定所有的細節之后,在系統里輸入尺寸,就可以下單,我們工廠的所有環節將會同時收到信息,這樣保證工期,還不會出錯。”
渠道建設是點睛之筆
除了技術,陳敏坦言渠道的鋪陳也極為重要。“現在很多成衣的利潤其實都被庫存吃掉了,而做定制就沒有庫存之憂,所以當這部分成本被節省之后,我們要考慮的就是大面積的開店。莊吉定制男裝會把眼光放在二三線城市,而避開一線城市。現在國內的二三線市場有很大的消費群體,同樣也能消費得起定制男裝。”改變經營模式是陳敏一直強調的重點,他認為加盟的店鋪不一定要開在高端商場,可以開在高檔寫字樓附近甚至高檔社區,大范圍鋪點最重要,這樣店面不用投入很多資金,而配合樣衣也能完成量體業務,在量體之后直接將數據發回工廠就能生產。“莊吉承諾10天就能生產出成衣,15天之內交貨,所以只有大批量的訂單積少成多,才能推動定制的規模化,否則企業做起來吃力,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莊吉會在未來5年內在全國開到2000家分店,但我們的分店門檻較低,有些體驗店甚至可以不開門面店,開在臨街的二樓、三樓甚至社區里皆可,只要通過網絡推廣等各種模式讓消費者知曉門店的位置,前來量體裁衣即可。”在陳敏的腦海中,5年規劃顯然早已成型,對于定制業務,他有著勢在必得的信心。
走過有些艱難的2012年,陳敏對于2013年服裝產業的整體發展也有自己的見解:“現在市場明顯供大于求,很多服裝產品同質化,這樣的競爭只能是惡性競爭。所以企業要發展,一定要改變傳統的營銷模式。”陳敏說,2013年競爭依舊會很激烈,但卻也有很多希望,只要企業積極創新和轉型,面對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還是會開辟出自己的一片疆土。(服裝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