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鄉紡織的總經理、設計師馬金星說:“市場對創新的要求越來越明顯,作為供應商,只能去主動適應市場。”
前不久,紹興縣創意產業服務中心舉行了頒獎活動,來自我縣的創意機構和個人共分享40萬元獎金。其中,面料設計師馬金星兩次捧得金獎。
據了解,紹興縣紡織面料與花樣原創設計大賽是我縣主辦的重量級賽事,參與面廣,覆蓋全縣紡織企業和貿易公司。該活動從2010年啟動以來,到目前共舉辦了兩屆。
第一屆評出面料組金獎作品是一款“彈力仿真絲爛花縐”,這次的面料組金獎作品叫“色織剪花燙晶布”。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兩款金獎作品竟出自同一個作者——水鄉紡織的總經理、設計師馬金星,他也因此領到了我縣紡織史上最重量級的獎金10萬元。
在馬金星的辦公室里,記者看到了厚厚的一疊證書。早在1989年,他還在一家集體企業從事紡織品開發工作。當時,他和同事共同創作的抗靜電滌綸仿毛織物,被市科技部門評為行業三等獎。“紡織業是時尚產業,并不要求作品本身有多昂貴,有時候需要的僅僅是一個創意,面料設計要讓人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馬金星這樣描述紡織品設計。
要創新,就要另辟蹊徑,有時僅僅是一個點子。第一次獲得金獎的“彈力仿真絲爛花縐”面料,用的是蠶絲和滌絲兩種原料,進行整理后,真絲和滌絲起不同的化學反應,面料的花型和立體感就出來了。這款面料不但價格便宜,而且工藝更精美。
馬金星說,他每年都會赴各式各樣的展會參展,這次剛從香港時裝材料展參展回來。他說,帶過去的產品中,凡是常規的,客戶基本上不感興趣,如果是自己原創的新品,客戶都紛紛要求寄樣。
“市場對創新的要求越來越明顯,作為供應商,只能去主動適應市場。”馬金星說,如果拿不出拳頭產品,客戶會比較挑剔。“我自主研發的產品,價格就由我說了算,別人想模仿也不容易。